首页 > 诗词

李云龙的诗集472条

浮丘山居十首 其七

夜宿丹台上,萧然物外踪。梦随芳草合,门付白云封。


月黑禽争树,天寒犬吠钟。怪来爽气洽,清露在岩松。

立秋夜

片雨过孤城,虚堂坐听更。客心已多恨,是夜闻秋声。


短剑黯无色,敝裘空自惊。寄书浮峤鹤,吾欲谢尘缨。

赠某小史

青童白玉姿,谪降自瑶池。一接芳兰体,如披琼树枝。


见人偏袅袅,闻唤故迟迟。何处看联碧,花前倚小儿。

斐园杂咏十一首 其一 恬远楼

凉籁晚飕飕,烟云一飒收。纵予万里目,登君百尺楼。

送何大将军

何年投笔佩吴钩,故国今看衣锦游。三竺芙蓉朝倚剑,六桥笳鼓夜维舟。


乡园柳影连宫月,江浦潮生万马秋。料得里中人讶道,书生原解觅封侯。

梁明府茅冈杂咏 其五 采菱渡

溪风生夕凉,古渡流寒玉。时有采菱人,来唱采菱曲。

访邓玄度先生于濠上客舍别后以诗见寄次韵

几载想思烟水长,何来孤棹碧溪旁。论交心恨覆翻手,玩世游兼内外方。


醉后风雷生短剑,诗成云汉在行囊。却怜白雁尊前度,悽断江城此夜霜。

湖上作 其二

山横眉黛酒横波,处处垂杨曳薄罗。怪道欲归归不得,西湖春色不胜多。

水西秋日 其二

凉月乍窥松户,白云半掩荆扉。深巷秋风犬吠,古城夜火人归。

会冢行美侍郎田公及义士王潜父也

平原黯黯云脚垂,白杨树底游魂归。沧海已销精卫恨,青山无复杜鹃啼。


忆昨阴风暗南土,长林夜夜髑髅语。苍苔古道无人行,燐燐鬼火烧秋雨。


枯骸朽骨乌鸢馀,总是当年琼树枝。然腹引灯宁自照,漆头作器任人为。


江湖义士洪都客,泪洒尸陀林下石。自怜无力效秦封,日扣公门请周泽。


绣衣使者乘骢来,玉鞭一指瘴烟开。吹枯振朽百废举,顿起沟壑登春台。


粤王城头暮烟碧,处处秋山净如拭。遥听牛背笛声来,不似前时惨澹色。


泉台岂是铭恩处,事不近名名乃著。君不见宋陵松柏已萧条,行人犹忆冬青树。

题福清八景寿叶师相 其二 鳌顶云峰

巨鳌自古誇神力,首戴坤维奠八极。山无拔木海不波,九域同登安乐国。


谁云弱水隔三千,载得云峰海上悬。金银宫关还谁在,铁笛时时弄紫烟。

罗季作饯别

春城花满林,绮席敝花阴。不践古人意,其如远客心。


归鸿催去棹,别鹤怨瑶琴。明发江河路,江湖信几深。

送袁元约出关兼寄袁自如监军

君王东顾廑夷氛,义切同仇世莫闻。不谓书生能脱剑,远携荡子去从军。


心飞辽海千山月,气结胡天万里云。到日定传淝水捷,谢家兄弟不如君。

送张山人归始安兼寄汪伯耳

二月春江深,送君归故林。绿波与碧草,一倍伤离心。


故人在天末,欲往隔湘阴。相见烦相问,多愁年鬓侵。

清明述怀二首 其一

忆我婴孩日,及兹春雨际。我祖尚书郎,江乡有遗隧。


族人重追远,每岁集坟次。我从父兄后,先期理去枻。


父为缉衣裾,母为治果饵。登陇力或疲,父时抚我憩。


事毕涉江还,母子欢相慰。去此几何时,双亲淹然逝。


而我复远迈,不遑肃祀事。渺渺松楸围,怜有归梦至。


感彼夜鸟啼,衔哀泪频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