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无吠犬,里闾闻笑谑。月明行答歌,处处田家乐。
自是丹山彩凤,偶然白璧苍蝇。且将韫椟而待,会见卷阿载鸣。
路上行人吹角,一声声落岩中。谷神千古长在,几曾见壤虚空。
草屋竹床听雨,山城画角传更。行踪自笑无定,何日东风梦醒。
兀兀者山,胡然其崇。篑土之阶,卷石之丰。君子介祉,善积之隆。
君子积善,自祖徂孙。何以占之,吉梦斯频。其梦维何,祖锡之勤。
锡之斯何,滋华莘莘。蔼其在庭,有馥其芳。亦既觉止,芬馨不忘。
世祖之泽,念祖之德。慇斯勤斯,作亭翼翼。既有嘉构,植芝其畔。
而培而灌,滋之九畹。惠风徐来,其香载院。我有嘉宾,于焉泮涣。
既饮其坠露,复纫以为佩。脩我懿淑,皇祖时对。子子孙孙,式仪式类。
昌炽而臧,有引勿替。本枝奕叶,蕃茂靡秽。凡百君子,闻风咸喜。
作之好歌,以彰其美。谁其颂之,勉衷者子。聿追来孝,在潘氏孙子。
前山之高何高哉,东有罗浮、西有白龙之崔嵬。而前山处其中央,峭然独出,不但与之颉颃而徘徊。
前山之高几岁月,自盘古开辟以来。巧匠铸铁以为骨,撑柱东南穹矹硉。
兔乌自升还自没,千秋万岁无腾歇。平接蓬莱低巨阙,俯看一勺之沧浪,尘凡骇视谓之东溟渤。
前山之高高无垠,清泉白石四时春。奇云六月峰头起,霹雳一声时雨匀。
不崇朝而遍天下,溥施品物咸欣欣。前山之高多梧竹,九苞瑞鸟长栖宿。
时向天边振彩翎,五色文章惊人目。羽仪廊庙为盛世,祯律吕宣助。
小大和鸣,箫韶九成。天下太平,斯其为前山之耀灵也耶。
秋风到岭海,万木暗萧疏。水落江涵石,云收天太虚。
同我好舟俦,乘潮纵所如。忽忽东山外,窥出银蟾蜍。
天光与水色,万里灿琼琚。行乐复行乐,浩歌清有馀。
长篴悲远风,短箫翻采蕖。夜半潮既平,追欢尚纡徐。
岂不怀归棹,感君意勤渠。
渺渺盛世音,终古不复起。气格日以微,波流日以靡。
欲障此颓澜,吾侪当自励。驰骤应千古,上下宜百世。
囊括尽诸家,包含兼六义。志立事竟成,谁云古人逝。
与君更切磋,一篑毋自止。予亦悠悠者,鞭策赖君子。
悠悠江上水,青青窗畔草。寻乐及华春,吾今已衰老。
舍舟登彼岸,无言奈若何。覆翻云雨手,平地更风波。
美人隔河洲,相望不咫尺。无路复无媒,何当通素赤。
倚栏犹自北风寒,忽忆皇都旧跨鞍。僻地且便新作业,有人来劝强为官。
诗篇一一从头和,奥灶纷纷冷眼看。种竹南园方十亩,龙孙迟尔长千竿。
天孙令望更堪誇,风比清和月比华。两汉旧传为善乐,盛唐谁作大方家。
架中长贮三皇典,笔底时开五色花。自愧疏狂承制作,法星堂上灿明霞。
缥渺关河纵大观,白羊沧海势如鞶。千层嶂设无穷险,万里城高终古完。
岂有军需增百万,尚云兵事转艰难。可怜汉武诸名世,多出降奴牧竖间。
我亦樵西一草亭,引来秋水作围屏。孤山月朗心寥寂,千壑云深路杳冥。
漫把清歌当酒唱,细传芳调与公听。高声夜半惊闻远,稍放低柔意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