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李孙宸的诗集1194条

答欧子建马元伯黄逢永诸同社见寄

宦迹频年总路歧,缄题千里赠江蓠。谁怜蒋阜重来客,未就陶家归去词。

马策不堪疲远道,鸟巢原自恋南枝。江鸿正值秋风好,矫首青冥振羽仪。

得黄亮垣先生胪传之报

卿云缭绕散西清,圣主临轩策治平。一自句胪传内殿,居然声价重连城。

衣冠重王千秋气,词赋群推一代盟。翻笑白莲同社客,风尘犹自系诸生。

陆老师招同湛仲立酌流杯亭

为政风流羡我师,閒同秋郭步凉飔。亭非玄草经还授,山近朱明景自奇。

面面飞霞纷入酒,山山漱玉胜鸣丝。千秋沂水成孤赏,此日登临又一时。

冬日韩绪仲先生同区启图过寓斋赏梅

久卧长安岁月移,梅花未负岁寒期。丛输岭上开千亩,香借斋头足几枝。

雪片入帘飞不辨,月魂临户巧相窥。当歌事和阳春曲,莫忆江南驿使迟。

中秋夜同林水部韩太史待月曾比部宅

三五蟾光隐玉楼,朋尊犹自惬清游。人从久客偏怜节,月似新寒不耐秋。

重露暗飘青桂落,微云时傍远空收。坐深彷佛冰壶里,肯惜酬歌永夜留。

初冬何龙友集小寓重送区启图

词人重惜别,把饯入严更。忽动江鲈思,逾深越鸟情。

扬帆冰乍合,倚剑雁初声。谁念缁尘客,投簪计未成。

九日区启图黎不回见过因忆去年九日亦同兹会时启图遗落将为归计席间同赋

相逢不道是他乡,尚忆登高去岁觞。风物隔年如过眼,天涯今日又重阳。

尊醪满泛吴江雪,篱菊纷披上苑霜。行路风尘君自见,肯因摇落客心忙。

周玉绳年兄迁居道院屡疏乞身初夏过访漫赋 其二

仕途原少味,所趣在弹冠。子计欲归去,予情已尽阑。

行藏从所好,非誉总何干。独有酬知遇,涓埃亦自难。

赋得卫敬瑜妻为姚太史节母

兰蕙为芳柏为节,机杼盈霜襭盈月。卫家有妇年十馀,夫婿一朝成死别。

植来墓树尽连枝,岁月春秋屡改移。自去自来江上燕,年年还向屋梁飞。

生命不辰那复怨,偏栖并及飞来燕。含情相念转相怜,密意隔年传缕线。

岂为酬恩感故人,由来匪石心难转。卓哉妇义挺千秋,纲常道丧世悠悠。

谁似姚家生太史,母德岂但襄阳俦。二十藁砧亡,诸姑在乳哺。

非难地下从衰门悬一缕,艰虞况复百忧煎。未亡之人当门户,茫茫谁为问穹苍。

手鞠遗孤日正长,孤理遗编母理织。相对寒檠夜未央,跳丸得似流光疾。

四十馀年如一日,一朝太史振家声。天赉皇家作良弼,始知大贤奋迹自多奇。

是母故能生是儿,鸿鹄育成苞凤彩,此志宁教燕雀知。

雍署对雪

今年冬暖久无雪,阳回又历小寒节。道傍差免叹无衣,奈可三农望三白。

城头西夕布玄阴,同云漠漠天欲沈。帘外初闻声淅沥,阶前瞥见玉尘深。

糁糁向晚声未息,琉璃上下天一色。枯林尽发瑶林枝,荒山亦剖荆山璧。

辉腾万丈映崔嵬,中天照耀金茎台。羲和匿彩避青女,翩翩鹤驾羽人来。

登楼一望金陵道,飞薨曲栏压欲倒。九衢三市没难寻,翠壁丹崖皆素缟。

我不能学袁安僵卧洛阳里,又不能学东郭先生有上无下衣敝履。

纵有诗情在灞桥,一官束缚屋子里。对兹六出散瑶华,呼童扫取煮松茶。

且醉吴山新熟酒,不从庾岭忆梅花。

登麻姑台

杖藜随意出花间,散步麻姑百丈潭。潭上琪花与瑶草,一一金光映客颜。

云舆凤辇不可即,空听天风落佩环。手自揖麻姑,长笑振衣起东望。

蓬莱浅且清,阅世沧桑聊复尔。我生安敢望神仙,野性由来厌俗缘。

此曾登临何地复何日,只见秋山历历楼台白玉淩苍烟。

四十劳生虚自度,到此不觉心茫然。须臾红日已西昃,览眺徘徊重叹息。

四大此身何所归,安得淩风就双翼。神楼灵散若可逢,长与人间辞谷食。

瑶林

葛令烧丹处,霞光百道飞。我来拾瑶草,金碧染人衣。

南还途次感怀 其五

经过徐北地,凭轼问兴亡。王霸千秋气,山川百战场。


圣明开草昧,日月洗洪荒。卜世金瓯重,何当计彻桑。

与王非熊宗伯游陵上仙人洞 其二

寝殿秋风鸣佩环,金银城阙映秋山。何期王气钟祥地,尚有仙踪留世间。

半岭似听鸾啸下,疏林犹想鹤笙还。与君再扫松阶坐,一隔红尘未可攀。

同烟客诸子游古南池和壁上杜工部韵

水活仍通洫,堤遥碍进船。觅凉同坐石,荫柳忽闻蝉。

炎暑销当夏,壶觞待晚天。醉来还藉草,新绿正如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