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黄仲昭的诗集545条

题谷城春色图为徐若川秋官赋

谷城风景浩无涯,春入林峦景更嘉。万顷松阴晴滴翠,半岩花气煖蒸霞。

降神长见钟人杰,兴雨时能润物华。早晚公卿佳应协,凤㘅丹诏到君家。

游城南灵岩寺四首 其四

云岩一别几经年,此日重游亦有缘。祇树阴森寒带雨,涧泉澄莹碧涵天。

满窗风月供吟句,半榻烟霞伴坐禅。乘兴更登高处望,好山四面削青莲。

题画鱼五首为刘方伯赋 其四

圣主恩波溥八夤,群鱼亦得沾深仁。有鱼依蒲玉为质,有鱼戏藻金为鳞。

跃浪才看在芳渚,沿流又入深渊去。因知至理亦如斯,随事随时无定处。

效古十九首 其十

皎皎织女星,独处河之澳。频年织云锦,灿烂盈杼柚。

剪裁劳玉纤,将与牵牛服。欲渡河无梁,耿耿乱心曲。

驰情独怅望,但见河水绿。

自龙南往安远道中作

闽广封疆此接连,地偏别是一风烟。路回忽俯千寻涧,岭峻应疑尺五天。

亘野顽云垂幕瞑,扑衣飞霰跳珠圆。斯文倘可裨分寸,行役驱驰敢自怜。

寿仙溪李朴庵夫妇七十次陈待徵郎中韵

高堂春酒莫辞倾,此夕弧南星正明。莱服频翻娱绮席,南陔新谱入瑶笙。

西来王母蟠桃熟,东望函关紫气横。寿域无涯才七十,蓬瀛还看海尘生。

送顾安道御史佥宪河南

新雁催寒柳叶稀,使君匹马出南畿。已迁臬府新官秩,仍着乌台旧绣衣。

崖谷有天回淑气,豺狼无地避霜威。法星暂照中州去,终化台星入紫薇。

挽夏孺人用刘钦谟大参韵

斧封春雨长苔痕,孝子临风欲断魂。衣线百年长感恨,旨甘三釜未酬恩。

霜凝堂北宜男老,云锁天南婺女昏。愁绝壸仪招不返,束刍还拟奠清尊。

送张先生进实录回任河间得尊字

先生问学推渊源,才名早已高闽藩。振铎荣沾雨露恩,春风桃李花盈门。

王畿史牒推讨论,书成亲捧朝天阍。盍簪几度经黄昏,笑谈满坐春阳温。

朔风吹雪飘塞垣,顽云一色连川原。匆匆复驾南归辕,霜芜寒柳堪销魂。

行潦难留瀚海鹍,云霄万里终高骞。此时重扫京华轩,浩歌共醉黄金尊。

山海奇观为崇安司训屠景赋

武夷之山天所辟,三十六峰炫丹碧。中有精庐祀紫阳,万古斯文赖昭晰。

东海之水龙所宫,吞吐日月涵长空。海滨佳气忽融结,千年邹鲁闻儒风。

屠君袖然东浙彦,一经早领乡闱荐。屈登乙榜教崇安,剑气时作虹光见。

年来捧檄过吾莆,平海武学需师模。清操何尝问修脯,雅志但欲谈诗书。

武夷正在崇安境,千古奇观君已稔。高山仰止长不忘,进德之功岂容寝。

平海城临东海滨,洪涛细浪皆成文。君子之文能若此,司马子长焉足论。

观象于山德应进,观法于海文尤盛。来春三策献天人,疾雷一声寰宇震。

梨岭道中十八首 其二

翠壁泻寒泉,苍林栖薄雾。日暮白云深,忘却闽关路。

东黄四景为族叔祖方轩先生赋 其一 文笔钟灵

石幢亭亭苍玉立,数寻遥倚西山碧。宛如大笔架山曲,壮观莆城闻自昔。

吾家聚族幢之东,人豪迭出称儒宗。咸谓斯幢作文笔,千年秀气兹焉钟。

风景依然尚如此,孕秀钟灵殊未已。云仍努力绍书香,罔俾前修得专美。

日暮西山即事

晚风缓步水云村,景物无端役客魂。雾拥碧岑螺髻湿,风生沧海雪花翻。

湄州渔艇初归浦,禧水人家半掩门。独倚长松吟未就,梨花疏雨送黄昏。

寄表侄陈宗调

乡园数载每同欢,别后宁知会面难。尊酒无由花底共,瑶琴空忆月中弹。

江南梦断莺声曙,冀北魂销雁影寒。遥想芸窗经史暇,寒梅开处带吟看。

题同寅洪宪副文坛风月卷次韵 其二 次冯佩之韵

旂常未论百年功,且乐清尊一夕同。大嚼霜螯羹荐蟹,熟燔珍掌馔分熊。

似闻大史占玄象,曾说文星烛紫宫。却笑世途多得失,伊谁勘破楚人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