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吴宽的诗集210条

分题丰乐亭送文宗儒太仆

何处亭成乐岁丰,琅琊山在乱云中。


西南林壑夸尤美,六一文词信独工。


幽谷泉鸣琴操古,石屏路转酒船通。


幸当归马滁阳日,此地来游兴不空。

紫芥

满目斓斑布地来,春风惊见锦灰堆。


菜根作苦终嫌咬,茗叶浮香为拨开。


何处兔葵嗟竞掇,昨朝马蔺悔多栽。


传闻此种番邦致,用向中华亦楚材。


酴醾玉簪春色秋光递往来,凭阑数尺土高堆。


翠摇钗股风吹堕,玉削簪头露濯开。


山谷诗中那忍摘,唐昌观里合求栽。


花容清丽人争爱,谁向周书问梓材。

题陈宪副卖书图后

过门作别意何如,为说嘉禾去卖书。


倏过驿程轻是舸,久知家具少于车。


古人糟粕犹酣甚,旧日筌蹄岂弃余。


莫把卖书图也卖,要看清节正须渠。

登广福寺佛阁望西山

城中过坊口,时见山一面。


车尘半空起,忽复不可见。


今日出城西,初喜见山便。


恨当长夏时,草木更葱蒨。


遮胸如执圭,隐首或侧弁。


行行七里余,胜地得僧院。


仰瞻何突兀,杰阁俯高殿。


百级蹑层梯,身向西阑转。


横绝旷野中,苍翠争自衒。


已将目力穷,却任胫骨颤。


群山不知名,起伏端可辨。


势从西南来,遥向西北旋。


万马如驰逐,阵列如鏖战。


白云与碧霭,岩姿陡然变。


谁倩丹青人,为我展画卷。


老至客京华,宦游真已倦。


若使入山行,所历岂能遍。


一览青可了,无如此中善。

早起

喔喔鸡三唱,城居数远村。发随秋叶落,目与晓灯昏。


对案仍呼饭,披衣又出门。自怜衰朽质,终岁谒天阍。

送林朝信还广西分韵得岁字

玉河冻不流,晓结冰花细。客馆傍东堤,三旬喜留滞。


捧表被光华,开筵接亲契。抵任尚迟迟,吴门度新岁。

题厓山大忠祠四首 其二

飓母谁怀国事忧,回看夜壑已无舟。山河满地皆胡马,潮汐常时自海鳅。


空使谶书符四广,不教宗社复东周。孱兵到此谁非死,名姓纷纷惜未收。

偶读司马温公诗集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各以本题四字起句有感于中辄仿而和之 其二

年老逢春人更狂,不登高阜即平冈。忘怀每怪言非浅,好睡还惊梦不长。


过市尘多如触雾,临窗花少胜焚香。长将短发清晨理,又听钟声谒未央。

答雪屋上人

舣舟山足扣禅机,记得云林启半扉。静夜香炉浑不冷,深秋书札未应稀。


雪中老屋怀薝卜,湖上长镵负蕨薇。须信大颠诗律细,世人休更笑留衣。

次韵时旸对雨喜晴二首 其二

断虹连返照,向晚喜新晴。远市浮埃尽,长沟积水清。


歌谣童子事,刈穫野人情。身在幽燕地,无劳赋北征。

送贺御史出守苏州

吴民方切九重忧,祖道休将五马留。朝宁久称真御史,封疆还属古诸侯。


香凝燕寝韦郎咏,棹续花桥白傅游。我忝郡人无以颂,拟叨循吏传重修。

题何刻工卷

女娲补天天不漏,卷石犹穿太山溜。


郢工运斤风欲生,斫出难供孙楚漱。


云根可断亦可转,磨砻几日方成就。


梁州之贡天下无,忽然跃出东山袖。


颂功载德绝妙辞,两手不停烦刻镂。


丞相中郎字奇古,右军率更笔深秀。


东山虽老眼犹明,一一犹能论结构。


空堂考击声丁丁,丝连镂缀如絺绣。


小或蝇头大或丈,深必因肥浅必瘦。


东山择业何其贤,古人石刻今流传。


周宣中兴文石鼓,李唐九成铭醴泉。


延陵墓上止十字,荐福寺里须千钱。


行人泪堕岘山下,过客手摹江水边。


其余诸刻难尽述,东山直视如无前。


百年独守三寸铁,姓名与石同贞坚。


回看巧技未旋踵,肆中野草浮荒烟。


昌黎河东如可作,梓人圬者堪同编。


只今东山既颓矣,子孙守之上慎旃。


闭门一日白石烂,党人之碑慎勿镌。


呜呼!党人之碑慎勿镌,千载之美,无使安民专。

答于乔次韵谢送冬笋

西郭清风棋墅开,门前俗物敢持来。


聊供香饭抄云子,为想长镵雪堆。


空腹冷含金琐碎,壮心未怯玉崔嵬。


知君能画非馋守,乞与鹅溪绢剪裁。

喜原辉弟至京(时五月二日)

远道亲携药裹来,当门下马拂黄埃。


不惊旧日形容改,犹记前宵梦寐回。


出巷亲朋宜渐访,上床儿子欲相陪。


平生四海尤怜汝,得向窗前笑口开。

四答胡彦超

园丁频遣愧劳烦,菜垄清阴已满门。


车过陈平多长者,官如胡质有诸孙。


小堂定拟虚中席,内府初停给上尊。


不怪连朝风雨恶,暑天真为洗诗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