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伍瑞隆的诗集305条

山居杂咏 其二

天地亦已大,斯人何苦心。把酒语不得,西风吹上林。

刘君堂前紫菊忽生黄花三朵萧君为索赠 其二

紫烟漠漠晚枝寒,映月含霜逼夜阑。却怪谁家三妇艳,并将黄额倚阑干。

舟中

皎皎亮月,丽于中流。明星荧荧,载沉载浮。愿言思子,我心孔苦。


薄尔行迈,在水之浒。昔我往矣,雨雪霏霏。今我来斯,秋草萋萋。


子爱羡锦,我有竹素。集为子赠,将子无怒。种得萱草,不如无忧。


临川怀人,不如放舟。

香山八景诗 其七 金紫岩溜

日照重檐紫翠高,飞泉百尺下奔涛。我曾亲手探明玉,浣尽龙图与彩毫。

夜啼鸟

不有夜啼鸟,谁怜夜啼妇。夜啼惊郎眠,不似妾眠苦。

箫谱 拟霓裳羽衣曲 其二

我乘皓鸾,逍遥万里。下视九州,清虚无际。露泠泠,仙桂。

端阳后二日何瑞虞龙周勚何龙友诸子过集紫芝园同家霞举幼度桢卿有开文度分赋席上赋四首 其一 得云字

如此新醪且共醺,幽期三日两逢君。谈天尚挟怀中雨,作赋先裁袖里云。


入座竹声寒滴沥,近人山色昼氤氲。怀湘更好扁舟去,溪上云涛涨不分。

赠从弟桢卿新昏

绮阁银钩净曙晖,仙郎初御紫霞衣。裁成楚峡行云赋,飞入秦楼跨凤归。


醉里月明花共倚,风前妆罢玉相辉。从知咏雪多佳句,只恐清词和亦稀。

宿云路村

白云深不极,篱落数家村。风俗有遗朴,儿童亦候门。


花寒风自落,山晚日初昏。就此聊高枕,登临兴绪繁。

七夕同诸子集伯襄太史建霞楼得秋字

明河飞练敞高楼,七夕开尊望女牛。坐久暮天云似水,醉深长笑夜宜秋。


蛛丝漫可穿针待,缑岭真疑跨鹤游。向晓不堪凉雨发,万山灵籁起沧洲。

舟夜阻风与诸客空酌

水精盐白笋姜红,杯酒乘舟夜阻风。席比冰壶犹未净,盘邀明月且成空。


曲神自领清虚趣,酒圣元堪澹泊中。服食只今渣滓尽,肯令殽核枉相从。

寿叶台山太师二首 其二 赋得作霖灵石

青天秀出神仙窟,帝遣巨灵擘山骨。嶙峋陡立万仞馀,隐映云霄倚天日。


有时变化含风雷,从龙一洒春霖开。泽尽苍生谢天子,乘风万里归蓬莱。

李太史建霞楼前兰开五丫秋日同有开过赏因宿楼中

潮平溪畔雨初收,一棹看花西海头。天产异兰元五颖,客怜新爽漫兹楼。


晴晖影泛枝枝玉,晚径凉生叶叶秋。结佩与君歌楚曲,何人不为采芳留。

善哉行

微风扇霁,天高夜清。岁之云暮,日月斯征。白云在天,亦洽于野。


令夕何夕,见此粲者。去者日疏,来者日亲。为子之故,忧心孔殷。


张灯举宴,与子饮酒。愿言同室,与子偕老。有鸟有鸟,高飞戾天。


众羽从之,亦孔之膻。我心忧矣,不可瘳矣。寤寐求之,亶已劳矣。


人生如寄,茫茫曷归。岂曰无感,多忧何为。既秣我马,亦脂我车。


与子行迈,于焉欢娱。

杂咏 其六

懊恼巫山十二峰,高唐欲赋未从容。当时绿酒银灯夜,恨听高楼明月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