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林大春的诗集627条

拟古忆西山遗老

昨予登南山,山中见垂钓。云本太丘遗,不幸生末造。


先人捋虎须,比屋多俘剽。从之复九仇,退焉修四庙。


族里擅豪华,信义从吾好。晚来卧松石,结友思同操。


瞥然忽遇予,揖予摅怀抱。谓予金马客,何用栖玄豹。


今乘紫气游,盍著五千道。感此父老言,区区愧琼报。


笑谈犹在目,颜容未枯燥。如何厌尘氛,翛然竟长啸。


重来不再逢,中心怛而悼。一滴慰幽冥,聊用发高蹈。

中秋还自辽海至山海关赋得关山月留别陈司马四首 其一

微月昏出东,美人秋卧起。明发送征夫,飞刍渡辽水。

送萧上舍游太学南归

河山频送客,天地有归桡。词藻家何处,风尘路转遥。


裘全仍季子,笔在尚班超。挟策临雍日,听歌饮泮朝。


壮怀雄献馘,盛事感环桥。回首兰堪折,惊心蓬共飘。


十年馀绿鬓,四海恋青霄。汉署空留滞,淮南肯见招。


孤窗鸣夏雨,故国涨秋潮。安得凌鹏翮,凭君学凤箫。

梦游金山寺题诗八句醒而祇记颈联一对馀忘之矣追惟梦境因足成之

梵宇中流见,空香四壁清。钟声花半落,海色剑孤横。


客至铜陵道,僧归铁瓮城。相逢浑旧识,端坐问蓬瀛。

闻侄儿应昆昨始发蒙走笔赋此兼贻示后生

眉山苏老泉,廿七始奋发。晚得孟子书,疑义心与折。


一朝振文名,名公亟称绝。怀中挟二雏,飞鸣向天阙。


何况方盛年,及兹更超脱。譬彼春空云,徐开吐明月。


心灵岂厌迟,闷极闻偏悦。但愿式如金,试彼磨针铁。


庶几亢吾宗,免教堕阀阅。

闻程生得官回乡作此赠之

明月高悬四海宽,朔风吹动九边寒。长安卷轴应无数,不道陈生已拜官。

雁荡冬游四首聊纪其大者 其一 龙湫瀑布

千年幽胜擅南陬,万里祥云枕碧流。气动若为丹凤舞,秋深坐使白猿愁。

冬日过同年赵司理话旧遂成四绝 其四

山林朝市孰高深,须识孙登一啸心。可奈同乡各异县,何当杖屦日相寻。

六月三日出郊园

别墅依林泉,薄言避諠燠。入门多南风,奇花间修竹。


坐久神气清,胸怀了无俗。烹茶焚柏香,馀烟淡苍玉。


蝉琴间迭奏,鸟语欢相续。客至自城隅,童归散沂浴。


摧薪煮碧芹,移脯具饘粥。翛然世味殊,曲肱枕初熟。

雁荡冬游四首聊纪其大者 其二 灵岩龙鼻水

绝磴悬崖隐万峰,长空昨夜起蛟龙。真形化作灵岩石,嘘气犹成玉露浓。

郊园小霁

雨霁得凉风,花间过小童。龙吟苍屿外,鹤舞乱烟中。


山简来应惯,嵇康懒更工。平生青白眼,独坐向高空。

徂暑山行过临江宿熊氏池馆留题五首 其二

频年道傍子,来往见骖騑。为问关南客,琴书今是非。


晓露闻芳杜,初日试荷衣。不有城东社,安能忘遄归。

古意二首 其二

岁晚玉容苦,天寒辇路长。自知怜弱质,不敢怨微霜。


桂水飘凉夜,桃花逼艳阳。当年同女伴,日日侍君王。

送西曹使之江南恤刑二首 其二

泽国开吴郡,江城识汉官。天高雄虎峙,地迥接龙盘。


刑拟成康措,诗从鲍谢刊。应焚路生疏,拜手入长安。

送梁比部公实谢病归罗浮

清朝无隐沦,藻翰况兹辰。汝去将何适,余留畴更因。


十年闻岭表,千古见风神。浩荡江湖棹,飘飖京洛尘。


大庭奇策士,秘阁阻词臣。豪忆中原侣,光随上国宾。


越吟愁欲破,贾疏涕踰频。列职参台寺,趋朝旅搢绅。


高名齐李杜,逸气并徐陈。共叹三都丽,争怜二妙新。


未忘疲执戟,宁忆倦垂纶。赋罢长卿病,歌馀原宪贫。


巷纡长者辙,书寄大家亲。载酒行皮几,听诗坐角巾。


春宵仍吐凤,秋雨任悬鹑。旷绝含香地,蹉跎佩玉身。


赐归空饮海,兴至若迷津。家去八千里,山藏四百春。


惠连时助句,求仲复为邻。锻访嵇中散,耕寻郑子真。


烧丹非仕汉,采药总逢秦。怅望多青眼,孤怀足紫宸。


陈蕃元简峻,公瑾但逡巡。问旧虚登榻,论交愧饮醇。


追陪联鳷鹊,想像尽麒麟。讵谓音如玉,翻惊鬓似银。


才雄终起谢,计拙岂游荀。飞越知攀桂,支离亦采薪。


故人半草莽,别业已荆榛。云滞瑶池翮,渊归合浦珍。


抵应栖豹雾,自是附龙鳞。他日莲成社,看君蒲作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