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林大春的诗集627条

七闽道中

江峰积翠晓衣前,汀树微茫夕照边。南望风烟含越岭,西来舟楫入闽天。

穷愁归路八千里,抱病驱车十二年。忽忆旧游迷处所,不堪幽思邈山川。

挽萧处士

安贫自古说黔娄,此日嗟君事与符。若遇圣门堪作狷,漫通仙籍讵为迂。

愁云寂寞诗篇在,翠雨凄其草色孤。负米析薪儿志苦,忍看鹤驭上清都。

过陈侍御西园

秋菊篱边露未晞,西园十里步朝晖。风飘花气浮新醁,天入湖光落舞衣。

早岁悬车随钓隐,中朝簪笔忆龙飞。酒馀客散林塘静,醉拥笙歌月下归。

吴生光卿斋为风雨所破旋葺成之予过见壁上多有题咏因走笔赋此以赠

清斋四壁金风起,雅调高朋玉露收。烂漫珠玑山鬼泣,淋漓翰墨海天愁。

斗间龙隐张华剑,屋里貂寒季子裘。不见洛阳年少客,立谈挥涕动宸旒。

读陶渊明责子诗依韵和之

灼灼池中莲,花明摘其实。婉彼班生女,投机嗣史笔。

谁云乌获身,不胜雏一匹。所思既匪彝,承家故无术。

借曰犹未知,业非六与七。况复厌膏粱,行当树榛栗。

如之何勿思,甘为辕下物。

以笔墨秋扇赠郑使君戏成三绝 其一

梦中五色寻常见,醉里千文秃似山。留却一枝新更好,凭君挥洒落人间。

赠湖亭高士兼寄意赵使君

高士得官不肯住,轮蹄此日远相闻。自惊青眼骊黄外,谁解低头雁鹜群。

苏子亭前秋叶晚,董村竹里暮云分。相逢若问淮阳事,一卧何能答圣君。

山中话别吴生北上

天路纷纷绕玉珂,多情犹自入烟萝。看花得意男儿事,自古男儿事更多。

秋日奉命南征

促织鸣高树,微霜已载途。十年怀汉节,千里借兵符。


地道遥分楚,江山半入吴。传闻赤壁战,烽火一时无。

万历癸未仲弟拜官三水便道省予予因赋此以壮其行时季弟以督学使至先之韩江

吾宗系出殷太师,氏族分封自周武。长林之下始开基,流衍中原散河汝。

一朝移家到七闽,潮海三迁肇吾祖。承家奕叶重清修,惟有遗经寄环堵。

科名载见洪宣朝,比予乃历图书府。积庆实由先大夫,愧予何似空寰宇。

嗟汝仲季璠玙姿,仲氏如龙季如虎。意气昂藏逼紫霄,笔端磊落惊风雨。

少小从予谒帝都,悲歌击筑思豪举。飞盖尽皆邺下英,论文半是云间侣。

中年更作越门游,收拾江山事千古。溟渤波涛指顾中,岱华星月归谈吐。

归来幸汝擢贤科,方以奇策干明主。翩翩季子尚诸生,执经犹待持衡史。

汝今上策又未收,却抱青毡向江渚。而兄送汝河之干,汝弟候汝江之浒。

河干江浒随所之,谁知别离心独苦。但愿一铎启群蒙,行看吾道回邹鲁。

异日褒章动双阙,从容召对闻天语。而兄虽即老烟霞,汝等应能绍簪组。

矧有儿曹读父书,青云万里堪延伫。天街振翮良在兹,谁云世路多修阻。

送人之梧州

曾随幕府典兵符,郡国犹藏汉版图。此去若过泷水上,逢人应说旧苍梧。

题菊便面

君德似陶潜,爱此东篱菊。三径来清风,千秋步芳躅。

乘兴入匡庐,醉倚东林宿。不用白衣人,落英自堪嚼。

苍梧九日偶成二绝 其二

谁道一官清似水,虚堂犹自出樽罍。官衙况在山深处,不用登高便避灾。

东乡逢抚州陈使君以诗见别次韵奉答

忆别时闻政,相逢却问诗。已看黄犊满,似怪紫麟迟。


江海今须会,风云重所思。赠君有兰芷,秋暮以为期。

丰城逢夏子还都余尚南征

清夜见龙光,苍茫入豫章。主人复行客,游子尚他乡。


蝉意含秋远,江声引夏长。明朝重相望,南北渺烟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