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郑潜的诗集197条

次韵贡尚书江南洲访陈吴二隐君

故人已作绝交书,何处江山可卜居。古道怜君交谊重,清流愧我宦情疏。


松林草绿闻嘶马,萍沼荷香见跃鱼。政欲过门无尽兴,负荆何必慕相如。

送辛惟一舜中

夜雨凉生夕,幽居独起迟。烦君移小艇,别我到阳岐。


碧障开莲萼,青林熟荔枝。同舟陪使节,须为道相思。

人面竹杖引寄贡尚书

白石岩前谢家谷,斲得杖名人面竹。映书恍恍嘘青藜,入手温温如绿玉。


山中扶我蹑云峤,三十六源沂水曲。此君标格特瑰异,识面何须见眉目。


苍然劲气傲蟠石,错节盘根心所欲。临流顾影动蛟龙,敲户闻声走童仆。


相随数月殊未厌,愁入市廛悲局促。南湖使君栖凤台,景仰高风隔川陆。


愿言持此青琅玕,万里云霄永相逐。

跋黄仲言录建士死节事实后

逝者不可作,佳名今尚存。圣恩优死节,王事见忠魂。


愧我咨询后,怜君道义敦。孰能斩奸佞,酹酒荐寒原。

题画梅

上苑孤芳过眼稀,心如铁石苦相思。三山海畔黄昏月,雪点寒梢蝶未知。

题蔡仲简七世祖画卷

米家书画时所贵,天启墨妙俱名世。元章珍重识此图,今复流传归蔡氏。


蔡询爱画神亦化,君惜斯图忆难弟。我来把玩秋风前,总是江乡晓行意。


乾坤元气何淋漓,硉矹出此胸中奇。苍茫叠嶂分远近,缥缈烟树罗参差。


小桥山客方行处,野艇渔翁初起时。长江茫茫限南北,宛若淮东看山色。


青山隔岸即江南,惆怅干戈满淮北。江乡晓天风露寒,我独长歌行路难。


安得小船载书画,送君岁晚归金坛。

山居杂兴五首 其二

桃枝青入檐,竹影翠当户。送客过溪桥,归来对风雨。

山居杂兴五首 其一

雨馀见梨山,双峰更叠出。白云绕山飞,半空青突兀。

通州宿慈恩寺简古源上人

何年突兀见此屋,结构凭高瞰河曲。春风吹客出京城,身世渺然犹粒粟。


平生壮怀独登楼,况有轩槛当城头。东郊日上宿雨散,北郭天净阴霾收。


师来一笑忘坐起,我本与师同浙水。途穷试觅浮海桴,才短犹惭续貂尾。


问师今派浚古源,清激冰壶涵表里。银汉耿耿上通津,溟渤滔滔下无底。


嗟我莫如方外人,苦被簪绂萦凡身。漫采秋兰泊湘渚,还寻渔父渡江滨。

山行五首 其二

深林无路饥猿啸,孤嶂镵空山鬼愁。自信凡躯换仙骨,振衣飞步过山头。

清泠台

清泠台前风露凉,乌石古桧蟠云苍。中秋明月海天阔,万里一色山河长。


天秀岩前望海亭,月华如练照清泠。却从东壁重回首,石磴阑干出翠屏。

题考亭书院手桧

先生自植庭前树,今日人看手泽存。元气敷荣关造化,孙枝繁衍荫丘园。


四时不改风烟色,千载犹承雨露恩。更喜天香满书屋,远将孔桧与同论。

隆平县道中

东来钜鹿犹无驿,西望隆平始有山。春色阴晴宜马上,土风淳厚见民间。


原田每每黄牛健,野水泠泠白鹭閒。遥想松厅封事少,逆鳞无复列清班。

送刘元善之淮东运司

刘郎本自神仙骨,漫向人间学簿书。未必缠腰骑有鹤,可能弹铗食无鱼。


风前玉树人争睹,露下金盘酒不虚。盐筴岂淹经济略,一钱珍重旧声誉。

送金孟章 其二

子行快意涉沧溟,六合薰风似砥平。笔下藻词华濯锦,袖中龙剑影含精。


十年旅食同忧患,万里供输独远程。赖有江山容老病,一尊临别若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