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史鉴的诗集377条

吴廷晖令子领举予往贺以诗见赠次韵答之

渺渺韭溪居上流,相思无奈驻行舟。天香和月浮丹桂,秋水到门来白鸥。


教子今为探花使,忧君欲起见京楼。留连故有新诗赠,高谊难将杂佩酬。

游南峰寺

扰扰浮生鬓已星,南峰此日始来经。真僧化后今无马,野鹤飞归尚有亭。


清梵消声莲漏永,夕阳鸣磬石门扃。登车欲去犹延伫,满树啼莺正好听。

芙蓉

皎皎芙蓉花,盈盈出秋水。美人荡舟来,容颜宛相似。


采之欲为衣,离居有君子。路远莫致之,引领徒为尔。


但恐秋风生,零落从此始。

读钓台集

子陵遁世士,因乱在齐邦。羊裘物色中,三徵往帝乡。


傲睨帝王尊,唾视名利场。辞荣良足钦,适用非所长。


观其卧床对,岂不由衷肠。愿从巢父流,接迹颍水阳。


诏许放还山,于焉渔且耕。君臣义交尽,故旧情靡忘。


希文守兹郡,披榛吊颓荒。饰词荐蘋藻,伐石铭文章。


节礼两言立,日月可争光。如规莫加圆,如矩莫加方。


后贤务新奇,论议太低昂。遂令礼贤举,造化聚讼端。


唯陵固汉人,清节起东京。况之三代士,斯言殊未当。


逝者如有闻,应亦以为平。遥遥望云山,永言多慨慷。

送杨宗周归维扬

江亭酒尽客登舟,落木纷纷下未休。南路风波偏觉险,北方裘马正宜秋。


天垂迥野山横接,潮入平川海倒流。二十四桥行乐处,月明歌吹在层楼。

登甘露寺多景楼

满目山川又独来,白头怀抱易兴哀。郡城宜此开江嶂,佛殿何缘化劫灰。


万里中原劳怅望,千年鸣鹤自飞回。东浮西泛无穷舰,总被潮声日夜催。

题澄上人所藏竹

渭川千亩影萧萧,苦旱年来叶半凋。见画忽然兴远思,行人应在灞陵桥。

宫词 其二

春思恹恹上黛眉,强来庭下立多时。红颜不及闲花草,也得东风一度吹。

谟无猷邀饮于南虚室读壁间冯明府诗有感

独客困泥雨,闭门愁索居。天晴气微和,欲出嗟无舆。


邻僧念孤寂,招邀过精庐。绪风泛林条,溜水鸣阶渠。


良友四五人,壶觞聊尔娱。陶情匪丝竹,冥心游古初。


为乐苦不常,奈此年岁徂。一适非偶然,且复少踌躇。


兴怀旧游者,由来心迹俱。风波一分散,判然区域殊。


精神莫与通,梦寐时交胥。愿言此浮云,随风往微躯。

喜张子静见过诗送其归兼柬沈彦祥

扰扰百年内,相逢能几回。


折麻空有意,抱病强登台。


苕水太湖接,故人今雨来。


因风问东老,何日共深杯。

悼轩公

东风吹雪沁春泥,曾倩吴僧半榻栖。惆怅重来不相见,野禽飞上曲阑啼。

题沈启南画

一春风雨未曾晴,入夏湖波与岸平。独上江楼听布谷,畬田几处有人耕。

题沈启南画月下杏花

我昔庆云看杏花,春云压树埋晴霞。无端风雨中夜作,狼藉满地同泥沙。


十年蹭蹬不复见,无乃天意于吾赊。老南忽往花正好,两株繁华对晴昊。


白日苦短看不足,更向良宵事幽讨。月明照花花在地,恍若清波漾文藻。


夜深露下花更佳,汗湿蛾眉淡于扫。巫山神女朝梦云,洛水灵妃夜当道。


知君好事不可当,绕树行吟被花恼。诗成得意难具陈,片纸再与花传神。


品高意远迹逾妙,反觉树上花非真。须臾喧传动城郭,借看累月纷蹄轮。


君不见虎头曾图瓦棺壁,观此杂沓输其珍。老僧老僧收拾去,且莫出示无钱人。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 其三

悠悠复戚戚,哀怨无终极。有诏属藩王,随例之封国。


寂寞掩长门,彷徨思故域。邱垄不复知,孤儿长在忆。


梦中或见之,觉后那可得。相离三千里,安能来母侧。

寄保叔修首座

红树绿波青黛山,笙歌日在画船间。老僧定起浑无事,惟有长松相对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