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偕张棣笙施衡甫两学博叔兄子承登道场山至万象塔,北望太湖放歌纪事
我生少小客菰城,日对城南山之塔。塔矗山顶不知名,但喜山塔天作合。
续来此邦已壮年,城郭人民历变迁。不寻名胜徒惆怅,碌碌车马走烽烟。
何幸今岁又三到,山灵号咷转为笑。九月九日天气清,漫集壶觞邀同调。
初入平陂蚁珠穿,旋跻危磴猾巢悬。股栗神眩难休息,攀扶直欲穷崖巅。
忽起天风何浩浩,此身已在千岩表。昂瞻天外阊阖开,俯瞰群山培塿小。
方见斯塔位置间,卓立苍茫我欢颜。本有康庄达人境,绝无尘俗绾仙寰。
平时所见乃山背,欲登不登三十载。端由恒蹊迷浅人,井观万物等盆戴。
崎岖阅尽履坦途,浮障销除證真吾。到此如酬饥渴愿,装严非独宝浮屠。
浮屠北望渺无极,滚滚洪涛天一色。吴越具区八百里,塔势空横影卧黑。
山川呼吸灵气通,方丈蓬壶在眼中。况复奇峰罗七二,奔赴俨出偏师攻。
塔兮会心寂铃语,尽大乾坤理如许。登临此地揽其全,学海学山齐得所。
山前落日不可留,一啸长空木落秋。青林红树相应答,读书当有何楷俦。
噫吁嘻,未到山头不见湖,日对此山何为乎。我今疑晢归去发长歌,欲问看山不足苏东坡。
消寒七集饮竹屋分得帘字时从西郊步归
偶忆送春游,计月才届三。今朝重携手,河梁朔风严。
岁月倏忽易,流水听瀸瀸。飞虹卧雪中,斜日落层岚。
人影侵在地,历乱舞松杉。何来不速客,一一集禅庵。
修竹如相识,万个字空嵌。折节呼士前,俗驾皆扫芟。
主人藏斗酒,厚味咀醰醰。卜夜添炉火,分题褪鼻尖。
七人逢七集,寒暑理相参。优游乐卒岁,世味外酸咸。
窗纸忽然白,新月朗磨镰。归来数梅朵,对影碧筠帘。
花香与酒香,齐梦到黑甜。
宾于以诗寄赠用韵复之
孟春之月快衔杯,孟秋之月期不来。春秋佳日难兼擅,忝联诗社末座陪。
巧乞七夕不可得,为君送巧语奇哉。新旧閒情齐发泄,从头那厌诵百回。
矫俗本非吾辈志,岂为愤激滋群猜。天君泰然心无著,大智如愚日不违。
我于弱冠钦道貌,家承世好交陈雷。五十年前西园集,画本诗情大道该。
不图纵迹寻后人,苕溪诗酒又追随。天许此缘结此际,儒生至此复何为。
抒写性情荡邪秽,登临山水廓衷怀。饥来赖有撑肠字,世世生涯清莫阶。
得失功名无宠辱,何须拔剑歌我哀。谢君法巽言兼至,心颜开后沁诗脾。
蓬山捷径碍芳躅,曲木道傍合散材。逢伯乐,说郭隗。
老马不知身在枥,几多慰诲费溯洄。秋来老圃容色澹,不妨羯鼓效诗催。
馀不溪头好夜月,得句欲与凉露飞。
题秦虎侯所绘梅花风雪图卷为杨春浦作
雪花历乱扑衣裾,梅花错落逐舟车。花花姑为逞奇诡,惆怅诗人长道途。
秦子当年发雅兴,斗酒十千踏雪沽。醉歌高楼拂素纸,诗画赠行行不孤。
海风捲起波涛立,日暮征帆远莫呼。徘徊歧路归不得,君去越兮我留吴。
况复红羊逢大劫,太息干戈无地无。东南半壁擎天柱,甬江申江燕幕居。
所赖此心共千里,不愁饥渴害真吾。男儿破浪长风志,所恃忠信涉江湖。
何以昊天独不吊,不使贤豪老其驱。后先齐赴玉楼召,空馀翰墨式楷模。
我钦友谊重金石,契结人间道不殊。既为题卷颜风雪,敢为缀句长欷歔。
多少交情惭管鲍,盍不回头认斯图。
偕周君经甫登爱山台感赋 其二
树木犹树人,爱山如爱士。趋庭闻斯言,三十年于是。
沧海变桑田,人物杂悲喜。相持一尊酒,远慰风尘子。
游子独停杯,四顾情难已。巍巍苍卞峰,渺渺太湖水。
仿佛神兮来,不期俱集此。举目谁与言,满林芳桃李。
宾于复题话雨图有“朝糊口、夕埋头”之句,效体谢之
忆昔董生之慈孝兮,昌黎作歌而欷歔。昼出耕兮夜读书。
嗟我生之玩愒兮,常虚掷乎居诸。历少壮而无建白兮,值世路其崎岖。
愿游处以木石兮,乃饥寒之我驱。岂磷缁失其坚白兮,非前日之真吾。
走四方而抱质兮,遇合悉听诸当途。得馀暇于漏夜兮,藉笔墨以自娱。
扑俗尘之斗斛兮,完本性于须臾。非课功而继晷兮,聊晤对于吾徒。
萱室愁夫衰白兮,寂寞对夫妻孥。何瑶章之叠下兮,忘名实之相须。
敢执灯而裁答兮,谢故人之虚誉。
高香亭由东阳寄何氏兰亭本,诗以谢之
熟闻何一白,流传一片石。石刻晋永和,禊帖留真迹。
当宋南渡时,维扬失不获。三百有二年,淘井竟觅得。
天许还会稽,婺在会稽域。我客婺之东,两载欣游历。
烽火几变迁,石已遭分擘。分石藏四家,家藏倍珍惜。
购之良独难,宝筏回空寂。何幸高达夫,求不遗馀力。
典裘得青铜,手民给千百。乡民识好官,开诚表先泽。
我居西湖西,梦寐萦反侧。忽下朵云来,惠及山中客。
尺幅饱琳琅,银钩兼铁画。愧非学书人,真本赚萧翼。
白云往复还,不愁江天隔。愿如金石交,不在数晨夕。
复读所寄书,坐慰如良觌。世无薛绍彭,赝本从何易。
雪后偕芝生登吴宁台探梅 其二
有梅植台北,临风发微香。寻芳迷仄径,踯躅傍池塘。
池小凝薄冰,玲珑水一方。一拳起白鹭,惊散双鸳鸯。
同侪畏清冷,入室薄衣裳。几砚炙犹冻,盆梅疏欲僵。
终日苦袖手,远道思不忘。相持一樽酒,与对明月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