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李雯的诗集135条

鹊踏枝 风情

豆蔻枝头红粟小。半整云鬟,知是伤春了。幸得玉楼香未杳,人间有信传青鸟。


闻说柳梢青渺渺。一剪横波,如对潇湘晓。为语东风吹蝶早,教人著意怜芳草。

虞美人 孟夏停吴氏馆见桂花开雨中寄调赋之

谁偷月下金丝缕,开向黄梅雨。宁馨爱近石榴红,为怕年来憔悴见秋风。


数枝先缀蟾宫玉,芳影排如粟。不劳珠露拂清凉,自有生绡帐子笼温香。

临江仙 暑夜

茉莉微含香乳,红蕉半吐腥唇。窄衫不耐砑罗新。


轻分莲瓣子,暗卜意中人。


洗发金盆碍月,擎桨犀液凉心。鸭阑庭畔每逡巡。


玉簪黏粉露,丹鸟上承尘。

唐多令 春思

杨柳织成愁,枝间挂玉钩。这几番、花信到妆楼。尽道踏青明日好,曾许下、又还休。


窗外鸟钩辀,玉人应到否。看东风、不解促骅骝。池上杨花飞遍也,春去了、倩谁留。

清平乐 惠明赍书

风生云袖,袖底蛟龙骤。一幅嚇蛮书在手,正是护花星斗。


朱旗远望潼关,麻鞋踏上青山。且看锦囊飞度,便教红线周旋。

秋尽 其一

秋尽江天木叶稀,空林日夕下寒晖。犹余蟋蟀依墙稳,更有苍鹰奉雀归。


十月波涛掩粳稻,北风刀尺问裳衣。壮夫尽落飞蓬后,搔首徘徊立钓矶。

甘草子 秋

秋半。卷起流苏,人与金波满。风吹罗频宽,桂落香枝远。


天上清宵,霓裳舞遍,羡双影、月华初见。琥珀钗头露珠泫,把玉鬓轻按。

凤凰台上忆吹箫 次清炤韵

漏咽铜龙,风销蜡凤,醒来犹倚香篝。对双鸾临镜,妆罢还羞。


满目青山画里,萦别绪、生怕凝眸。难消受,一庭芳草,半只帘钩。


悠悠。春风度也,这千万垂杨,不系扁舟,自吹箫人去,凤锁云稠。


应念别时清泪,登临处、回首江流。江流下,落花飞絮,遍写离愁。

南乡子 春感

满眼落花红,双燕多情语汉宫。一代风流千古恨,匆匆。


尽在新蒲细柳中。


桃李怨春风,玉笛吹残看塞鸿。一枕邯郸无好梦,朦胧。


教人莫唱大江东。

秋尽 其二

江南霜气老平芜,寒楚苍苍烟月孤。水薄平霞连画角,风高枯柳散城乌。


髦头隐见占三塞,雁翅飘零动五湖。为有荒愁消不得,明镫午夜独虬须。

感秋 其一

遂有矜秋意,空庭落小凉。晚花浓刺日,病叶堕先霜。


爽动宜雕鹗,骄腾问犬羊。郊原最愁寂,沥酒对苍茫。

经东阿怀曹子建

昔时曹子建,封邑在东阿。旷代无祠庙,空山对女萝。


角弓愁势险,玉食恨才多。《小雅》斯人志,因风发浩歌。

临江仙 柬友

不觉新愁催彩燕,难忘宋玉东邻。梅花已梦晓云深。


借君玉指上,弹出凤求音。


鱼钥先通金锁信,莫教红叶沉沉。卢家待暖画堂春。


愿将双彩线,绣作月中人。

小重山 咏别

江浦潮生紫楝花。垂杨移素艇、暮云遮。真珠小泪滴窗纱。


春山蹙,楼外欲栖鸦。


犹记鬓云斜。枕痕红润玉、笼朝霞。自从相送六萌车。


金跳脱,松似那时些。

甘草子 春

春暮。烟锁垂杨,未断清明雨。螺盒数红儿,兰露调云母。


闷闷腾腾,慢看风絮。任送暖、添寒无绪。十样眉峰遍描许,不似张郎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