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曾习经的诗集268条

平谷秋兴六首 其三

零落栖迟不自由,山城风雨晚登楼。邻墙枣熟儿童喜,陌上桑姑少妇愁。


月魄阴沉鱼脑减,星河迢递雁声遒。閒闺病起空搓手,三月朝簪不上头。

送李梅庵之金陵兼讯海上丁三

风尘临别意,哀乐胜前贤。逐世原非策,忧时只自煎。


旧吟开府地,遥忆过江年。海上逢相好,当春倘寄笺。

挽麦孺博

志士不得老,夭枉又斯人。直是肝肠断,休言文字亲。


道穷徒反袂,泪短亦沾巾。海雨江风地,经过只怆神。

地毡

醉睡金堂月正明,屧廊来往寂无声。乱霞委地葳蕤惯,巾角弹棋感慨平。


罢舞似怜红锦皱,坠鬟潜觉玉钗轻。夜香不断春微暖,相对调笙到五更。

手巾

缝雾裁云总不如,领襟常是镇相于。钿车元夜相逢处,汤饼何郎试色初。


隔岁遗香铅粉在,东风弹泪镜奁虚。鲛宫不管閒儿女,乞与先生读道书。

送赵尧生回里

一时鸳鹭惊朝列,万古云霄感逐臣。楚国兰芬原绝代,宣南故宅近松筠。


江湖隐隐千回首,帐殿沉沉一欠伸。欲与昔贤较心力,天回地动不逢人。

别叶玉甫

昆玉秋霜绝世姿,本来窈窕足哀思。一时人物徐中论,白日才名沈亚之。


因病得閒殊不恶,还休暂动与谁期。沉吟自有交亲涕,莫道东阿怨刺诗。

题胡漱唐匡庐观瀑图

眼看台妙曲联翩,百转烦忧只自煎。何处更求千日酒,此行真泛九江船。


声名惜向菰蒲老,隐退终依水石便。吾有罗浮归未得,正思顽钝借君鞭。

十一月七日德宗皇帝孝定皇后奉安崇陵泣纪

落落周民叹孑遗,春秋书葬已逾时。未终惕历忧勤事,谁补神功圣德碑。


七恨至今无可说,重泉相待有馀悲。奉安泣告诸陵日,凄绝灵禽树上枝。

三月十五日夕照寺冒巢民先生生日冒鹤汀主人

桃叶衣冠初结社,问年三百风中马。一春阴雨罕逢晴,瓣香萧寺徒悲咤。


冒生旧是文章裔,折简招邀置杯斝。当时水绘盛宾客,闻风色动况亲炙。


千场歌舞见平生,一老东南支风雅。只今辙迹久如扫,极目江河真日下。


品核裁量两无用,暮唶朝唏徒自诧。纵论往事致惋慨,略遣词流供慰藉。


僧寮冒雨有何好,归路春泥役没輠。固知犹是声气事,谁信能无童仆讶。


终当万事不挂眼,一醉千忧聊可写。漠漠吹花满四邻,依依风柳摇台树。


皇天会有晴霁时,散策春林观物化。

题廖凤舒《新粤讴》四首 其一

涉想岂更此而忆,闻歌辄唤奈何声。时间自有真天籁,约略风诗见性情。

杂忆三首 其三

但无言语镇相看,自起更衣怯嫩寒。忆得王孙归较晚,笼花薄月夜阑珊。

简栖用沈二岁朝韵寄怀依韵奉酬一首

寻常蹋地能生忆,况是高楼一曲歌。哀乐十年殊孟浪,文章百辈枉江河。


读书未恨吾生晚,揽镜方嗟去日多。不有故人慰慷慨,南山白石行当磨。

平谷杂诗十八首 其六

秋色美无度,相携过石桥。水花明岸脚,霜叶下亭椒。


幽览殊未已,佳人不可招。空庭还独步,何以慰迢遥。

平谷杂诗十八首 其十三

旧垒旌旗尽,荒城太白高。鲁连迟蹈海,伍相故乘涛。


覆辙伤钩党,中原半绎骚。蘋浮望南北,馀愿老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