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陈金门法子赠端石砚歌兼索和诗
有生不能投笔起,破浪乘风行万里。黍稻难谋二顷田,饥寒碌碌惭妻子。
金门先生哀我穷,持赠端砚相磨。自言此物足珍重,使我一拓文人胸。
佐之楮先生,友以中书君。长日供挥洒,亦足张我军。
嗟我以砚为性命,作歌欲报愁未称。昨夜西风吹林皋,故人不见心郁陶。
诗情淋漓动十指,兴酣落笔神皆豪。拂君砚,濡我毫,墨池一泻飞寒涛。
知君得诗应大笑,更为狂奴赓别调。
同游析城王屋山诗七首 其五 鳌背峰
巨鳌驾山不肯前,长驱断折神龙鞭。一朝鳌伏山陷地,独余高背撑青天。
当年命名叹奇绝,今我一见形宛然。析城之峰难悉数,斯游颇诩窥其全。
如兹诡谲真罕觏,屈第一指何惭焉。日暮疲驴绕山脚,不登绝顶嗟无缘。
三山戴首竟何处,此景在目非虚悬。欲行不行重回首,斜阳倒射苍苍烟。
读《史记》四十首 其十二 羹颉侯
陈孺子,肥若是,贫何食,糠核耳。高帝亦为嫂所苦,宾客未食屡操釜。
帝王有大度,雍齿且可容。奈何怨丘嫂,伯子几不封。
贫贱人谁识真主,此事安能责妇女。羹颉侯,何足怪。
君不见,未央前殿奉玉卮,记说当年臣无赖。今日居然较仲多,太公亦复无辞对,殿上齐声呼万岁。
读《史记》四十首 其七 刎颈交
势力交情何足数,廉颇相如自千古。耳余亦号刎颈交,誓天指日如同胞。
耳也兄,余也弟,同死同生不相弃。一朝座中解将印,刎颈之交不可间。
耳封王,余封侯,余虽未杀耳,快意已睹假耳头。井陉耳佐淮阴将,成安君斩泜水上,昔日交情今已忘。
吁嗟乎!如耳余者何,廉颇相如今不闻。
读《史记》四十首 其八 借前箸
挽楚权,立六国,楚未弱,先树敌,后世闻之犹失色。
趣刻印,危矣哉,客既去,留侯来。借前箸,为君寿,八不可,须当休。
嗟客言,安足信?遽左顾,趣销印。君不见,此法当失真非计,竖儒几败而公事。
忽思石勒果英雄,其智乃过汉高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