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俞庆曾的诗集82条

浪淘沙 七夕

罗袜纵情多。不解凌波。年年此夕问嫦娥。碧海青天明月里,毕竟如何。


凉露湿金梭。风捲云罗。相思细细诉黄姑。无赖天鸡催晓处,寂寞银河。

金菊对芙蓉 即事寄修梅

春雨分襟,秋风忆远,情如弱柳千条。掩银屏露冷,凉透丛蕉。


鸿声嘹唳虫声杂,伴窗前、落叶萧萧。当时回首,曲阑双倚,慢品琼箫。


钗盟镜约难抛。倚珠帘清影,红烛同烧。怅天涯何处,愁逐江潮。


炉烟影里低相祝,祝明春、聚首花朝。凭高无语,水重云复,掩断归桡。

寄弟于衡阳

红树青山放棹行,潇湘雁影伴长征。慈亲频为搴帷望,怕有西风阻客程。

夜坐忆家偕子戴作并索阶弟和

帘外西风透绮寮,背镫拥髻坐寒宵。儿时滋味从头记,别后情怀借酒浇。


茗碗熏炉同寂寞,瑶琴宝瑟懒句挑。朝朝一纸平安信,分付胥江早晚潮。

柳梢青 七月二十四乃贺稚宜表妹生日,书此寄之。

忆昔西湖,匆匆分袂,折柳堤边。飞絮光阴,垂杨楼阁,一缕情牵。


别来情绪恹恹。倚绿窗、慵整翠钿。迢递关河,寿君何物,一幅吟笺。

高阳台 闻抱珠二妹将北上,赋诗赠之,意犹未尽,复填此解。

风落梧桐,雨残蕉叶,替人写尽离愁。十栽论交,西风吹送行舟。


绿窗生小同心伴,问何因、去也难留。算从今、忆远无言,倚遍楼头。


阳关岂料频频唱,记三春花底,曾送人游。折柳河梁,者番细语绸缪。


长安何处关山隔,梦长安、路远无由。转沉吟、明岁相逢,一日三秋。

凤凰台上忆吹箫 题桃花人面图

仙梦迷离,春光依旧,刘郎前度重来。剩小桃无语,嫩蕊偷开。


一抹胭脂点水,算当时、镜里红腮。临风态,教人回首,枉自疑猜。


徘徊。成阴绿叶,怜往日匆匆,车走轻雷。望巫山云杳,何处天台。


一幅生绡留影,花醉露人立苍苔。凝眸看,错疑弄波,罗袜新裁。

清明日湖上书 其二

踏青偶过小桥西,绕树雏莺恰恰啼。独坐斜阳看归鸟,不随画舫到前溪。

青玉案 代牵牛答织女

三千弱水飞难渡。卿不解、凌波步。云饮霞餐朝又暮。


天上多愁,人间多恨,总是心灵误。


星帷月帐清如许。无赖天鸡又催曙。残月晓风归去路。


清虚紫府,丹山碧海,种遍相思树。

减字木兰花 七夕

相逢今日,流黄机畔和愁说。一道银河,赢得年年别泪多。


明星皎皎,绮阁红闺争乞巧。人静更深,可有天孙送巧临。

山行

閒步横桥载酒行,垂杨叶底暗闻莺。溪边小艇人争渡,树杪斜阳鹊噪晴。


迎客野猿频献果,催耕山鸟不知名。晚钟何处随风落,我亦思归踏落英。

如梦令 寒意

寒重清尊懒举。醉后敞裘能御。怕倚最高楼,帘外霜浓如许。


何处。何处。鹦鹉檐前细语。

满庭芳 游塘西丁山湖,复至超山观古梅

燕剪双开,扁舟独往,丁湖别具清幽。小桥撑入,香色目难收。


始信江南好景,从今后、不羡罗浮。香雪海,舒怀一笑、心迹可盟鸥。


凭高,回首望,青山重叠,知是杭州。问缟衣仙子,几世清修。


遥指山腰疏影,恍疑是、身在瀛洲。蓬莱顶,惭余未及,踏翠一来游。

忆江南 消夏之作八首 其一

红闺里,晨起未梳妆。为爱早凉抛角枕,因怜晓色倚回廊。


霞影认微茫。

忆江南 其七

红闺里,无赖是檀郎。惟恐凉风欺翠袖,频呼小婢闭纱窗。


絮絮恼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