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徐釚的诗集176条

鹧鸪天 西湖即事

似镜湖光正可怜。六桥杨柳蘸寒烟。朱楼窈窕迷芳榭,石马凄凉冷墓田。


人似玉,酒如泉。朝朝携上木兰船。尽听商妇弹红泪,犹掷歌儿买笑钱。

蓦山溪 题樊圻画揖石斋图

周旋一室,妒煞嵇康懒。著汝旧青衫,呼石丈、欲浇茗椀。


短垣缭绕,染半幅鹅溪,团秋玉,注春泉,架上琴樽满。


松菊当窗,同拌青精饭。开卷斗嶙峋,最难忘、素瓷红盏。


公然小揖,莫怪是痴癫,韩陵话,郁林携,不把閒愁管。

哨遍 听弹琵琶

响急秦声,越女休听,何处埋忧地。倚酒悲、床上碎胡琴,正恹恹、驱愁无计。


唤狭邪,秃衿短衣行酒,鹍弦夜拨凉于水。听拂面惊沙,沉沉秋雨,知是本师绝伎。


似小窗、儿女喁深闺,又起看、霜林落叶飞。慢撚轻笼,斜抹低挑,做些情味。


记白草黄沙,桑乾铁骑。穹庐内,风雪偏漻慄。诉关山、便流涕。


喜今夕看花,新愁似梦,半湾逻逤尊前起。转阁住琵琶,伤今吊古,茫茫百感生此。


想庭花、玉树小江南,也只为、那一两三声,把家山、一般抛徙。


听歌原且无据。婉转筹前调,却疑两岸猿啼雁语,肠断今宵不止。


江州司马泪难乾,已拚湿、透青衫矣。

玉簟凉 己未七夕,和其年韵

菡萏生香。望禁柳烟浓,未似江乡。穿针当此夕,漫亸却钗梁。


纵今莲漏夜永,金门客、谁许清狂。只别院,有红牙齐拍,同唱伊凉。


清光。玉绳低转,银汉斜横,牵起愁海难量。拥衾和月睡,且闲闭云窗。


双鱼音信都断,怎能够、梦到回廊。风露里,怕天边、啼损残妆。

忆昔行送江辰六之任益阳兼柬罗宏载

忆昔征车来紫陌,与君同作长安客。把臂相欢意颠倒,萧寺逢迎无促戚。


朱提赐出天府金,日饱太仓米一粒。江东罗髯气正豪,击钵联吟醉书壁。


腊残冻雪浇浊醪,袖出黄柑手亲擘。明年献赋太和殿,而我三人同载笔。


我诚忝窃君拂衣,此心原不负车笠。罗髯参幕去熊湘,时宏载入韩抚军幕。


君向酒垆还岸帻。每逢得失话升沈,襟期磊落开胸臆。


目今滇黔将荡平,圣主求贤方侧席。急须循吏抚残黎,君幸弹冠仍捧檄。


黄陵苦竹烟雨深,稍喜年来烽火熄。桃花江岸子规啼,驯雉朝飞藏秀麦。


问俗重寻岳麓碑,行春遥过贾生宅。且从宓子事弹琴,漫学陶潜归种秫。


君才于世无不宜,治行终当推第一。奏最何劳岁月深,行见锋车早晚出。


傥从君府遇罗髯,为道相思忆畴昔。

玉漏迟 寄吴园次太守

新词歌禁苑,香名廿载,汉宫传早。出守前溪,白苧春衫萦绕。


记得风流刺史,侧帽影、杯衔清沼。拂袖好。樊川梦短,黄鹂声巧。


枉是鼓铗吹竽,却盼煞吴均,难追欢笑。炀帝宅荒,五湖里、乘烟棹。


肠断参军一赋,鬓丝漾、心情未老。春雁杳。几时拾君瑶草。

贺新凉 何梅庄太守招集江淮同人,公宴长安邸中,即席赋赠

满泛觥船酒。尽占断、沉沉街鼓,当筵红豆。东阁观梅诗兴好,更擅才华八斗。


恰逢着、小春时候。回首兰亭风日美,念书从、宛委山中授。


钱一个。今何有。


霜摧宣武门前柳。看多少、邹枚词客,徵车辐辏。咸向纱橱听玉笛,急管哀弦徐奏。


只当日、庐陵堪偶。白练裙拖鹅换字,爱使君、醉染霜毫透。


谁不羡,会稽守。

洛阳春 寒夜同王惟夏、叶九来、李武曾、饮家华隐兄寓斋,用六一居士韵

霜浓烟瓦寒鸦语。惹炉烟频炷。酒香易水爱燕山,红滴槽床雨。


羊裘不暖犹添絮。乱乡愁无绪。荆高市上且弹丝,问屠狗、曾逢否。

满江红 其一 寿禾中严质人

甲子重开,看双鬓、丝丝记取。休回首、高歌亢节,壮怀几许。


击碎唾壶冰一片,蠹残书卷香千缕。待葛巾、野服友柴桑,翁为主。


君平肆,谁堪与。子陵钓,空延伫。指南山作寿,苍崖高踞。


华萼堂中迷昼锦,鸳鸯湖畔看烟雨。但芒鞋、竹杖偏山川,无他语。

九日同晋江黄俞邰会稽罗宏载牂牁江辰六黄山江梦得黑窑厂登高归饮梦得寓斋同赋

眼前好景重阳节,羸马难寻郭隗台。碣石晴云宫树迥,燕山积翠凤城开。


深杯坐惜持螯会,短发羞称献赋才。归步天街凉似水,月明清露满高槐。

忆秦娥 秋夜独坐

声凄切。宾鸿夜叫霜前月。霜前月。年年离别,不愁圆缺。


红蕤枕畔心情歇。吴山顶上钟初绝。钟初绝。明朝又是,重阳时节。

罗敷媚 其四 无题,用香严斋词韵

酒阑便忆年时事,彻夜欢娱。锦幕芳襦。销得春风一斛珠。


而今零落谁知道,梦见罗敷。帐冷衾孤。燕子雕梁到也无。

定西番 野菊

霜饱篱根苦苡,枫叶炙,冷风轻。乱山横。


采采粗充酿事,寒花凄雁声。布袜香沾孤枕。伴云僧。

柳梢青 题画

曲岸回沙。远汀孤屿,衰柳疏斜。淡写青螺,轻描翠黛,怕染霜华。


酒醒人远天涯。魂销处、烟藏暮鸦。髣髴倪迂,依稀荆浩,秋到谁家。

春衫泪 客怀

子规叫初歇。正客怀撩乱,无人猜著。明月楼前,碧桃花下,记当日、烟鬟雾薄。


痴如中酒,也都想、日斜妆阁。心情恶。看翠袖重揾,泪珠弹却。


斜压香衾,低垂罗帐,幽梦后、天涯原各。且把断肠提起,拚做杨花,向江南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