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吴梅的诗集137条

菩萨蛮 其四 临安

巍巍南北高峰踞,出门便是西泠路。十里锦钱塘,四时宫草香。


湖山留旧物,天意还吴越。痛哭小朝廷,杭州作汴京。

洞仙歌 读林铁尊

餐樱罢后,早群龙无首,万感沉冥付歌酒。记黄衫走马,红烛呼卢。


长揖去,重访寄奴京口。


玉峰高处卧,商略琴樽,上客都为使君寿。倚枕睇中原,鼓角霜天,知衔泪看花能久。


且共结江南岁寒盟,指落日山川,晓风杨柳。

引驾行 读《乐章集》,戏效其体,并次韵

浓春霏雨,繁花酿蕊天将暮。问青楼探芳讯,开樽又成豪举。


回睹,正旧识轻盈,新声宛转泛兰浦。紧携手,江乡乍暖,可容栽合欢树。


早许。


吴阊往事,建业今宵重遇。况岁岁相思,人人不老,忍教孤负。


痴顾,愿红妆白发,蓬窗茅屋镇长住。作半世神仙配偶,上瑶台去。

东风第一枝 辛未季冬,探梅过香雪海,赋此

暖雪烘晴,浓香送晚,横斜十万如海。试行光福山中,小立圣恩寺外。


都无隙地,有一片红霞遥盖。但徙倚六角荒亭,细识绛仙丰采。


宸翰泐旧题尚在,骚客去瘦吟难再。甚时灯火河桥,又值素苞破蕾。


南枝虽然,怕老至芳华先改。待醉谱白石新声,月夕玉人齐拜。

洞仙歌 癸亥除夕

南归苏季,叹貂裘都敝,重认家山浣花里。对小窗儿女,鸡黍团圞,浑未改,年少承平身世。


明朝过四十,愁水愁风,何物才能令公喜。更鼓丽谯空,红烛题椒,算荆楚岁时还记。


待斟酌天寒守梅仙,看生意婆娑,树犹如此。

石州慢 登燕子矶遍游十二洞

十里晴波,千丈翠微,人意高洁。闲携两屐登临,水国白蘋风热。


阴崖古洞,但见紫笋排空,霓旌霜葆朝仙阙。回步出层霄,恰山花如血。


悲切,画阑帆影,萧寺钟声,霸图销歇。眼尽南朝,几许春江风月。


碧云天暮,唤起海底潜龙,柯亭笛管吴冰裂。泻泪湿綀衣,又黄梅时节。

江南春慢 赵大年《江南春图》

如此江山,苍然粉墨,千秋图画高绝。青韶艳锦,放瑞云妆点佳节。


芳树听啼鴂,秋千外柳绵弄雪。便纵有长安水曲,洛邑园亭,难誇两处风月。


南朝事如梦蝶,但古意茫茫,暮潮呜咽。生绡丽影,试醉笔高崖青裂。


天宝繁华歇,留霜翰内家品洁。孤馆剪灯,开纸招春,将心字兮香爇。

洞庭春色 咏橘

翠叶金丸,故山嘉果,艳说洞庭。恰朱橙新荐,黄柑罢贡,同登樽俎,纤手香凝。


试摘霜枝三百颗,怕尝尽酸甜难解酲。还堪笑,笑吾家正少,千树江陵。


逾淮又愁化枳,自惜市隐吴城。况越州秋税,未除臣籍。


东坡楚颂,孰建孤亭。雪后园林风色恶,甚玉几华筵寒旧盟。


重相问,问白头对弈,此局谁赢。

蕙兰芳 湖帆得马守真、薛素素画兰,合装成卷,嘱赋此解

春去板桥,忍重问谢家池阁。剩一缕骚魂,遥想钿盟镜约。


梦回听雨,正恨锁玉楼弦索。染凤绡热泪,写出空山芳萼。


建业题襟,长安围猎,往事如昨。对湘馆秋痕,谁省寸怀怨托。


相思滋味,最难领略。知故人,今夜古欢寥落。

生查子七首 其四 再登扫叶楼,读龚半千画

湿雾束山腰,荡漾成云海。古寺踞山巅,更在层云外。


岚翠扑人衣,松豁鸣天籁。工笔米家山,恐与时宜背。

倚风娇 湖堤万柳,经雪依依,春寒不出,次草窗韵

三月芳辰,旧时池馆千缕,对人还起回波舞。凝白洒江城,水玉点罗屏。


一抹亭亭,染素梨云月同妩。天意难猜,南陌春韶何处。


南国烟花何据,丽景千门遍尘雾。群芳谱,绛姝正怯新风露。

女冠子

纱幮孤睡,茉莉薰人乍醉。夜微凉,新剥莲蓬子,还调杏酪汤。


一瓯才进口,千恨又回肠。未有温柔伴,老何乡。

高山流水 自题《霜厓填词图》

半生落落守寒毡。写风怀,弹尽商弦。无路诉相思,霜灯梦入壶天。


惊心处,锦瑟华年。旗亭去、还记双鬟按笛,泪咽尊前。


似深秋戎露,独鹤唳荒烟。


停鞭,欢场忍回首,花月地,换了山川。衰鬓倚西风,水国饱听啼鹃。


抱灵修,几误婵娟。白门便、重问乌衣影事,陌巷凄然。


算春愁酒病,哀乐付枯禅。

菩萨蛮 其二 洛阳

灵台宝鼎今安在,秋风伊洛繁华改。我读两京篇,又思班孟坚。


名园兴废几,可惜伽蓝记。金谷野花红,铜驼荆棘中。

泛清波摘遍 春暮,次小山韵

长低柳小,曲水波澄,还是绛都天气好。谢堂如昨,可可王孙归赋早。


西园道,单衫走马,高柳听蝉,欢事至今犹未了。梦隔吴宫,燕息莺消更稀少。


古怀渺,存问旧家少年,只见暮云荒草。空有浓春数分,露唏平晓。


画船杳,花信二十四番,湔裙恐无人到。此际秦淮夜泊,醉巾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