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雨飘灯渐向微,担心绿瘦与红肥。从知秋菊有佳色,不信西风欺客衣。
海上成家仍作别,梦中除醉亦思归。故山尚在云烟外,惭愧蹉跎未采薇。
舟中忽梦觉,起坐环峰峦。罗列如美女,一一垂云鬓。
行列忽欲断,白云还相连。秀丽谁能匹,娇羞半掩颜。
顾我送微波,若来又姗姗。凝睇心如结,欲即势难攀。
相对销精魂,坐使我忘餐。变化何倏忽,焉辨云与山。
云外山自静,山中云自閒。不知江上望,何似梦中看。
古貌非今貌,今人抱古心。祗应携古月,夜夜伴孤吟。
楼高可避半城尘,入户青山好作宾。难得忘形伴一醉,不须对影恰三人。
虚窗受月宜高咏,异馔关心欲效颦。明日振衣千仞上,剑门同看石嶙峋。
行行廿里向罗村,千树荔枝绿到门。闻道主人仍远客,可容无佛暂称尊。
招邀硕彦同都讲,罗列英才细讨论。惜取君家好风月,归来何日共清樽。
日月无光天漠漠,登临一望自兴哀。关河坐失千秋险,雷雨争同万马来。
北渚烟云迷楚越,南山雾豹隐蒿莱。不须浪作伤时感,好把闲身老钓台。
风雨萧萧暮,无端感慨多。才华归草泽,天地老兵戈。
大道今何处,销愁且醉歌。无因岩下隐,心折故山萝。
西风瑟瑟动幽忧,感慨无端泪满眸。见说流人常望月,从来壮士善悲秋。
干戈又是兴南国,乱离空教忆旧游。回首故乡争战地,莫将乐土说中州。
前有柴桑后辋川,瓣香敢妄望名贤。千锤百鍊归平淡,妙手文章只自然。
君声呜咽不须吞,北望茫茫旧战原。但见山河增白骨,谁凭诗酒酹忠魂。
一尊更续前游乐,万死难忘故国恩。我亦忧时悲愤客,赠君今日欲无言。
浪迹江南岁月深,君家父子托苔岑。文章早许追洵轼,学术何惭继向歆。
每忆旧游如隔世,再难一面到而今。漓江水接湘江水,直到湘西寄此心。
十四下苍梧,南游浮沧海。负笈渡春申,志学良不改。
投笔笑班生,登车慕仲举。茫茫一世间,悠悠谁共语。
赢氏带山河,金城以为固。非义终自毙,亡秦实三户。
天地正扰攘,龙蛇乘云雾。自谓脱颖出,不向囊中处。
方枘纳圆凿,焉得不龃龉。屈己以从人,惧负平生志。
杖策薄言归,逍遥以适意。
大妇如罗浮,中妇如西湖。小妇如阳朔,年华二八初。
倾城谁不顾,渺渺独愁余。
家居乐事多,一一难回首。儿童饶天趣,快意孰能耦。
稚子名阿南,系人思最厚。年才两岁馀,说话刚上口。
便学教体操,叫人开步走。一二三四五,六七又八九。
背书三数册,点画未分剖。常喃有客来,问爷在家否。
亦曾看武戏,效人翻筋斗。伏地左右旋,展转如乳狗。
旁观纷笑乐,我藉下醇酒。人生足观娱,富贵亦何有。
何当赋归来,斗酒谋诸妇。
闻有古圣人,端居在深宫。不窥牖而见,不属垣而聪。
借问何能然,秉要而执中。使人目为视,人见我不矇。
使我耳为听,人闻我不聋。豪末显泰山,细响应宏钟。
谗邪无由进,明极生至公。天下遂太平,八荒乐融融。
无为而致治,垂拱何雍容。后王竭耳目,万事必亲躬。
精神固有限,事物来无穷。应接既不睱,视听势自慵。
十言愿一语,何况偶复重。旁人知其意,有闻匿不通。
无视以为明,无听以为聪。厌闻逆耳言,枉受人欺蒙。
陈力就列士,无由诉曲衷。委曲唯诺徒,优为仕代农。
日日亲万几,见闻尽平庸。其身诚甚劳,于事乃寡功。
古今志岂异,效果何不同。皆由取道殊,所向遂西东。
寄言图治人,尧舜可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