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陈仁德的诗集371条

父母二首 其二

客里冬又春,儿亦头渐白。梦中常还家,醒来云山隔。


及至还家时,匆匆反如客。菽水数日欢,聊以慰离别。


贤哉吾双亲,叮咛朝复夕:勿为父母忧,努力创业绩。


事业倘有成,便是报家国。今我诵此言,抚膺深自责。

三十咏怀七首,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为韵 其三

四年躬自耕,无计回乡井。日炙水田焦,霜凝铁犁冷。


山中寂寞心,月下伶仃影。前路感茫茫,狂歌醉复醒。

游庐山

白云深处绝尘埃,望里峥嵘画卷开。幽壑险峰横地出,荒烟怪石逼人来。


案头山影群龙舞,枕上松涛万马回。何必穷探真面目,偶然得句亦开怀。

捧读希渊世兄《读〈甲申三百年祭〉与郭沫若之商榷》手稿感不能已,为赋六绝句 其一

孤影苍颜望渺茫,十年桥洞太悲凉。纵然黯淡无天日,笔吐光芒万丈长。

古风四首 其一

江从西北来,奔腾势若泻。雪浪拍长空,狂涛激岩罅。


独有逆水舟,中流苦撑驾。洪波欲掀天,惊风似烈马。


咫尺已难图,况是远行者。心力渐不支,滩头久上下。


借向操舟人,何不另谋画。顺流而乘风,千里一日跨。


舟人击楫歌,再拜深致谢。进退事寻常,心志乃无价。

夜读先父遗笔痛不能已挥泪赋此

吾父归九原,荒碑掩黄土。孤坟千里遥,相隔如远古。


今夜北风寒,灯下翻旧簿。遗像望俨然,悲哉伤肺腑。


如闻呼儿声,哀哀一何苦。忆父沉疴时,倚床气若缕。


朝暮盼我归,归期屈指数。援笔不成书,战抖失横竖。


我为稻粱谋,羁羽重庆府。及至还故家,相顾不能语。


思之痛何如,事往焉可补。掩卷起悲鸣,不觉泪如雨。

巴山兄自山东寄赐《故山明月图》,拜读再三,赋诗致谢

忆昔聚故园,日日论翰墨。自君去山东,欲见不可得。


绿衣昨日来,万里传尺幅。展卷云水涌,茫然夜色逼。


明月穿云出,照见峡江楫。故山景依依,中有情如织。


凝神读再三,仿佛君在侧。因思巴山君,笔底有深意。


虽云别故乡,山月犹堪忆。谁云憎谗人,乡思不可抑。


遂将万种情,倾泻入墨迹。令我万里外,掩卷独叹息。

书感仍用启宇兄韵

梦里依稀热泪流,每年今日独登楼。西川花落添新恨,北阙云深锁宿愁。


痛哭青年成白骨,绝怜碧血溅金瓯。前尘历历难忘却,浩气当时动九州。

浣溪沙 云窝寺相思树

古树亭亭世所奇,直从天半仰英姿,芳心惟有白云知。


便受雷霆仍挺立,漫凭风雨寄相思。春来犹自发新枝。

送巴山兄移居山东四首 其二

执手哪堪话别离,举樽为尔赋新诗。欲呼儿女心先碎,未出城楼泪已垂。


屈子襟怀唯自爱,塞翁得失问谁知。望中齐鲁风光好,岱岳当能胜峨嵋。

捧读希渊世兄《读〈甲申三百年祭〉与郭沫若之商榷》手稿感不能已,为赋六绝句 其五

文章锦绣灿如霞,久厌神坛仰一家。万苦千辛终不悔,为留老笔再生花。

苍溪红军渡

一片残阳似血凝,嘉陵江畔说长征。我来碑下沉吟久,想见当年杀气腾。

闻江青自杀四首 其三

末路英雌事可哀,荣华享尽入监来。夜深忽忆当年勇,惟有清光照泪腮。

中镇盛会盛元未至,有集句诗来,联此却寄

赣熊踪迹最难求,遥望西江使我愁。


频举冰樽期共饮,恨君偏不在并州!

感时

何曾遇酒便癫狂,恐触忧思动侠肠。不见偃旗惊海宇,仍凭画饼说天堂。


新潮并出人心异,怪态蔓生道义荒。今日难穷千里目,纵登高处亦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