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陈仁德的诗集371条

偶逢插队时友人

一别匆匆十四年,江头相见我茫然。还从笑貌思畴昔,不料行踪到此间。


似雁故人云水隔,如烟往事梦魂牵。雄心毕竟难销铄,话到当时感万千。

过泸定桥

桥上依然铁索横,当年神话使人惊。长河应有难言事,拍岸狂涛夜夜鸣。

春日书感四首 其一

年年柳色送春还,又听黄莺啭野山。未贴新符随节令,却怀旧景倚栏杆。


金裘换酒谁同醉,粉墨谋官我大难。万事悠悠流水过,唯馀耿耿寸心丹。

新昌大佛寺

危崖宝殿接天高,云淡风轻烛影摇。寂寞山门斜照里,残碑犹自记南朝。

秋日五首 其四

闻道荆江浪拍天,洪峰恰似箭离弦。长堤凝就三军血,青史重书大禹篇。


楚水终收真可贺,蜀山渐秃却堪怜。秋回又是忘忧日,伐木丁丁响四川。

赠五里堂主郑兄远彬

尘海奔波彼此同,秋风吹过又春风。还将五里堂前月,来證三生石上踪。


笔墨淋漓兴会际,杯盘狼藉快谈中。闭门何物长相对,粉壁横斜竹一丛。

书感

跋扈飞扬半醉醒,长安市上久横行。残杯轻掷千金价,雅兴惟钟一夜情。


剪綵华堂深致意,分赃暗室静无声。回看四海笙歌起,赤日中天照眼明。

菩萨蛮 暑夜大热露宿楼顶

楼头遥望巴江月,茫茫只见波如雪。云气枕边生,绕床星纵横。


夜阑风徐徐,梦醒江声急。仰卧任神驰,此中自有诗。

游无锡蠡园,传范蠡携西施隐于此 其二

五湖烟水想当时,渔父扁舟去意迟。阅尽沧桑遗迹在,凭栏能不动幽思。

冬日与伟明启宇两兄登太白岩

万州城西有高崖,拔地千寻绝尘埃。崖畔老翁为我语,太白曾到此中来。


倚崖大醉山生色,佳话流传遍九垓。忠州游子成都客,来登此崖怀太白。


是时朔风舞漫漫,暮色苍苍天将黑。石磴垂垂上云中,危栏浮空动魂魄。


谁人绝壁凿栈道,藤萝倒挂雾缥缈。山泉潺潺天上来,以手掬之清且妙。


洞府晦暗忽碰头,三人相对拍手笑。流连不觉光阴逝,阍人早将山门闭。


赫然木扃对客横,天寒日暮归无计。俯看脚底万州城,华灯灿灿明而丽。

拟红豆曲

朝唱红豆曲,暮吟红豆诗。红豆云何尔,乃为寄相思。


昔我陷三峡,逢伊水之湄。怜我沈沦久,时来过竹篱。


跨涧采红叶,入云觅灵芝。风吹衣袂舞,恍若神女姿。


不觉心魄动,苦恨相见迟。对月吐心迹,相爱不复疑。


灯市携手去,贻我红豆衣。谓是多情者,此物最相宜。


无何狂风起,欲断连理枝。峡江不可住,仓皇赋别离。


孤身来关外,人海苦驱驰。回望巫山渺,中心忽如锥。


深宵无人处,抚衣辄泪滋。始悟当时语,多情有如斯。


而我独辗转,形影何所依。而我独咏叹,风尘何所期。


惟将此红豆,夙夕摩挲之。

汶川大地震歌

神州无端多劫难,洪水方罢雪漫漫。月白风清才几时,大地狂震昆仑断。


不知何事天公怒,为患为灾莫我顾。一瞬砉然动九州,飞沙走石殊恐怖。


吾蜀汶川当震中,群山摇撼声隆隆。一城楼宇半倾倒,百年家园顿成空。


大祸袭来人不知,天塌地陷惊魂时。仓皇哪得夺路出,十万人家命若丝。


废墟深处尽生灵,垒垒砖石凝血腥。可怜伤亡相枕籍,不论白发与髫龄。


苍生无辜遭荼毒,馀震频频悲相续。夜半狂风挟雨来,空山几处闻野哭。


崖崩石破道路裂,雨茫风浑炊烟绝。羌寨云深影迷离,岷江水冷声呜咽。


电讯倏忽惊中央,总理履险飞边荒。满目凄凉不忍睹,白发苍颜泪有光。


爹唤幼子妻哭夫,遗容相对血模糊。更有亲人埋未死,临终犹自向天呼。


平生吾不重权位,每观萤屏厌鼓吹。今见温公感人深,情不自禁忽垂泪。


官兵冒死入山来,众志成城誓救灾。危难艰辛全不顾,激昂慷慨何壮哉。


便向险境再搜索,一分一秒苦相搏。为救难民死不辞,悲风浩荡从天落。


此时景象仍惨烈,举国驰援情切切。都江堰上人如潮,残阳一片凝碧血。


恨不插翅驭长风,飞越西蜀岭千重。惟将寸心为祈福,遥向汶川一鞠躬。

浣溪沙 开远云窝寺

一路晴光翠影浮,层林次第接高丘,灵山爽气暑如秋。


崖畔云飞风乍起,桥头石润水横流。拈香人在诵经楼。

浣溪沙 蒙自南湖遇雨

哀牢山前一霎风,墨云翻滚忽遮空,南湖骤雨太匆匆。


缥缈亭台烟水里,仓皇形影避趋中。画楼犹在小桥东。

登阆中华光楼

阆中自古蔚人文,青史垂名四海闻。祠庙犹存唐气象,碑铭长记汉风云。


醉邀过客登重阁,遥望归舟入夕曛。字水屏山真似画,暂忘身外事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