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王季思的诗集112条

清平乐 寄题波多野太郎教授绿芜书屋

绿芜书屋。想象人如玉。一夜飞廉去滕六。几处冰山濯濯。


何年踏浪相看。一尊同罄清欢。帘卷樱花似海,东风吹尽馀寒。

鹧鸪天 其二

柳絮年华柳絮风。鬓云衣雾两朦胧。酒筹如意枝枝绿,骰子相思面面红。


欢易换,意难通。翠楼重上与谁同。空花著袂无多子,惆怅归来似梦中。

为方天锡题谢皋羽、郑所南二公评传

朔风入江树,柯叶四散飞。中有双雏鸟,引吭声何悲。


心知巢已覆,未忍辞故枝。阳春何日返,臣力嗟云疲。


西台一掬泪,宁为生别滋。铁函沉深井,终有出水时。


君不见,石人一只眼,天下半边反。朱鸟有咮兰有根,一朝唤回南国魂。


春风吹香遍九垠。

昔游四首 其四

昨寓镜春湖,一镜何朗澈。朝来闻砉然,云是湖冰裂。


惊飞湖上雀,喧噪久不歇。清霜肃万物,所为迎春工。


层冰虽云厚,覆盖宁有终。徒能禁鱼鳖,岂足阻蛟龙。


蛰雷一声起,冰雪万里融。胡为不自量,狂叫趁西风。

舟行至双溪,离永嘉八十里

船尾一轮月,船头百里道。遥怜闺中人,迟我同清照。


沉沉夜向阑,瑟瑟风渐峭。愿卿且安眠,我亦止凝眺。


卿居东楼下,夜境尤静好。玉虫有双花,金蝉无凄调。


细风动素帏,远客梦中到。殷勤诉契阔,执手相慰劳。


欢言未及终,隔帘闻鹊噪。明朝我果归,百念融一笑。


谁云梦无凭,梦境情可造。

沁园春 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开幕赋

六十年间,文坛回首,战斗历程。记黄河咆哮,高歌反帝,大江汹涌,慷慨扬舲。


南国红花,西山枫叶,尽是前驱血染成。头颅在,为追求真理,不惜牺牲。


今朝重会群英,看万里秋空喜气凝。有沙场惯历,延安老将,义旗高举,四五新兵。


历史无情,人生有限,莫负葱茏双鬓青。为四化,愿同心同德,跃马长征。

木兰花

五年革命镕炉里。风雨同舟欣共济。虎门雪浪激雄心,三水诗篇留热泪。


明朝银燕联翩起。万里长征从此始。人民廿亿未翻身,莫为个人温饱计。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何必问天公。山河大地初见,月已照长空。


人自悲欢离合,月自阴晴圆缺,今古两难同。月是旧时月,人世换新风。


斟清茶,赏佳节,且从容。乱云眼看散尽,银海涌珠宫。


多谢嫦娥相顾,我已不能起舞,词笔亦难工。但愿人长好,勉励事春红。

金缕曲 病起示海燕

一病连三月。梦惊回,群魔乱舞,残星明灭。谁与先生传好语,帘外啾啾唧唧。


是双燕飞来海阙。岂有人间成长夜,渐海东霞起蒸天赤。


青山在,青林出。


十年前事宁堪忆。有多少沾巾儿女,一朝诀绝。谁信蛾眉螓首里,有此崚嶒风骨。


敢戟指璇宫妖孽。独为元勋悲早逝,摘青松翠竹标高洁。


长相勉,霜筠节。

青田廖迅甫先生过六和塔寓斋,以倭刀见贻,赋此答谢 其一

匣中尺五青芦叶,铸自东溟鬼国铁。八年跋扈欲如何?入眼寒光尚惨冽。

鹧鸪天

万里晴光透碧霄,南天喜见积阴消。朝阳暖似新棉袄,春色鲜于旧锦袍。


人意好,岁收饶。同心为国看今朝。防骄反腐归中道,珍重神州百炼刀。

喜晤孙养臞、余越园、刘卓群三先生于龙川,养臞先生出示《待旦集》并越园先生和章,感赋

负海群山望欲平,天留三老待河清。银髯照酒龙蛇动,古屋传灯魑魅惊。


楚泽行歌伤去国,杜陵野哭伫收京。漫漫长夜何时旦,转恐荒鸡是恶声。

过幼和旧居

上田一水分南北,君住南村我北村。隔岸灯红春唤渡,中川月白夜开尊。


重来门巷更新主,卅载河光失旧暄。却羡蝉园好风日,长留佳客写鹃魂。

怀人五绝 其三

三醉黄楼意未平,昆明北望草青青。谁能一剑海东去,提挈扶桑填洞庭。

一萼红 其一 偕声越游金华北山

晓山青。带疏林远水,图画展银屏。野渡舟回,严城集散,沙际人语零星。


路回处、寒泉溅玉,渐好景迎我叩岩扃。曲径蜗旋,翠亭鹤峙,呼侣同登。


深洞何年仙去,剩双龙宛若,石骨犹腥。涧户移营,芝田牧马,时事猿鸟都惊。


黯凝望、归云送目,待唤起风后为扬舲。咫尺钱塘,断魂谁问西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