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庾信的诗集337条

幽居值春诗

山人久陆沈,幽径忽春临。决渠移水碓,开园扫竹林。


欹桥久半断,崩岸始邪侵。短歌吹细笛,低声泛古琴。


钱刀不相及,耕种且须深。长门一纸赋,何处觅黄金。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二

浮桥翠盖拥,平旦雍门开。石崇迎客至,山涛载妓来。


水纹恒独转,风花直乱回。谁能惜红袖,宁用捧金杯。

斗鸡诗

开轩望平子,骤马看陈王。狸膏熏斗敌,芥粉壒春场。


解翅莲花动,猜群锦臆张。

和侃法师三绝诗 其一

秦关望楚路,灞岸想江潭。几人应落泪,看君马向南。

送周尚书弘正诗 其一

交河望合浦,玄菟想朱鸢。共此无期别,知应复几年。

仙山诗二首 其一

金灶新和药,银台旧聚神。相看但莫怯,先师应识人。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二十三

定律零陵玉管,调钟始平铜尺。龙门之下孤桐,泗水之滨鸣石。


河灵于是让圭,山精所以奉璧。涤九川而赋税,乘三危而纳锡。


北里之禾六穗,江淮之茅三脊。可以玉检封禅,可以金绳探册。


终永保于鸿名,足扬光于载籍。

和裴仪同秋日诗

萧条依白社。


寂寞似东皋。


学异南宫敬。


贫同北郭骚。


蒙吏观秋水。


莱妻纺落毛。


旅人嗟岁暮。


田家厌作劳。


霜天林木燥。


秋气风云高。


栖遑终不定。


方欲涕沾袍。

送炅法师葬诗

龙泉今日掩。


石洞实时封。


玉匣摧谈柄。


悬河落辩锋。


香炉犹是柏。


麈尾更成松。


郭门未十里。


山回已数重。


尚闻香阁梵。


犹听竹林钟。


送客风尘拥。


寒郊霜露浓。


性灵如不灭。


神理定何从。

上益州上柱国赵王诗 一

铜梁影棠树。


石镜写褰帷。


两江如渍锦。


双峰似画眉。


穿荷低晚盖。


衰柳挂残丝。


风流盛儒雅。


泉涌富文词。


无因同子淑。


暂得侍临淄。

应令诗

望别非新馆。


开舟即旧湾。


浦喧征棹发。


亭空送客还。


路尘犹向水。


征帆独背关。

奉报赵王惠酒诗

梁王修竹园。


冠盖风尘喧。


行人忽枉道。


直进桃花源。


稚子还羞出。


惊妻倒闭门。


始闻传上命。


定是赐中樽。


野炉然树叶。


山杯捧竹根。


风池还更暖。


寒谷遂长暄。


未知稻粱鴈。


何时能报恩。

梦入堂内诗

雕梁旧刻杏。


香壁本泥椒。


幔绳金麦穗。


帘钩银蒜条。


画眉千度拭。


梳头百遍撩。


小衫裁裹臂。


缠弦搯抱腰。


日光钗焰动。


窗影镜花摇。


歌曲风吹韵。


笙簧

周五声调曲 征调曲 六

正阳和气万类繁。


君王道合天地尊。


黎人耕植于义圃。


君子翶翔于礼园。


落其实者思其树。


饮其流者怀其源。


咎繇为谋不仁远。


士会为政羣盗奔。


克宽则昆虫内向。


彰信则殊俗宅心。


浮桥有月支抱马。


上苑有乌孙学琴。


赤玉则南海输赆。


白环则西山献琛。


无劳凿空于大夏。


不待蹶角于蹛林。

周五声调曲 变宫调 二

移风广轩历。


崇德盛唐年。


成文兴大雅。


出豫动钧天。


黄钟六律正。


阊阖八风宣。


孤竹调阳管。


空桑节雅弦。


舞林鸾更下。


歌山凤欲前。


闻音能辨俗。


听曲乃思贤。


感物观治乱。


心恒防未然。


君子得其道。


大平何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