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马叙伦的诗集57条

浣溪沙三首·鱼占见示先德子韶世丈遗墨残字剪装本,因属题尾 其二

书学纷纷重北朝。钟王规矩转成祧。更无人处议横骄。


记取唐贤三昧在,北碑南帖未偏标。临流那得废兰桡。

浣溪沙·奉题陈止庵太世丈师梦游图遗墨,即呈叔通师丈教

到处讴歌有美声。一尘不染却多情。偏将梦境写平生。


风流举世称三绝,儒雅传家只一经。鲰生惭愧说蓝青。

浣溪沙十一首·杭沪道中所闻 其七

含笑相携入绣帷。问侬可觉减腰围。凭几数数看浮罳。


群舄已从新结束,黛螺犹是旧丰姿。钗边茉莉两三枝。

浣溪沙·吾宗蠲叟晦迹杭市,官私聘征,未屈高躅。望风兴怀,倚此寄奉

人境偏宜结隐庐。弦歌方罢手调疏。乌衣门巷耳生车。


户外朱鞮尝任满,窗前绿草不须除。热然披发正游初。

高阳台·五年春暮为章太炎作

烛影摇红,帘波卷翠,小庭斜掩黄昏。独倚瑶阑,记曾私语销魂。


杨花爱扑行人面,尽霏霏、不管人嗔。更蛾眉、暗上纱窗,只是窥人。


从前不解生愁处,任灞桥初别,小揾啼痕。争道如今,离思乱似春云。


银笺欲寄如何寄,纵回文、写尽伤春。奈人遥、又过天涯,断了鸿鳞。

浣溪沙十一首·杭沪道中所闻 其五

渐峭西风侵玉肌。新霜夹露欲沾衣。花前月下少栖迟。


遣闷不妨微饮酒,安心胜似日亲医。疗君一味是当归。

清平乐·题徐仲可丈纯飞阁填词图

五陵怀抱。诉与朱弦袅。一卷乌丝和侧帽。画里词人垂老。


溪桥流水溅溅。遥来一磐空山。窗外晓莺啼碎,筐中赢有新片。

浣溪沙十一首·杭沪道中所闻 其三

宝结同心双茧丝。流苏未改旧燕支。教人重忆合欢时。


罗帐轻垂湘簟冷,玉钗斜坠亸云低。欢娱未觉■■迟。

乌夜啼·题徐仲可丈令女书画遗墨

一卷彤芬丽制,过庭曾写新词。残山剩水南朝恨,都付画图知。


最是仙云事杳,陈王有泪如丝。斜阳立尽西风瘦,肠断对卷葹。

桃源忆故人二首·四年除夕 其一

残年爆竹声中去。一霎平分今古。欲把残年留住。怕阻春来路。


情怀且向东风诉。我是沙汀渔父。戴得洞庭双鲋。归醉斜阳渡。

浣溪沙三首·鱼占见示先德子韶世丈遗墨残字剪装本,因属题尾 其三

居士风流已莫追。尚存余韵写唐碑。残文编缀待他时。


壮岁煮涛谈墨妙,悼亡赋罢废临池。遗编珍重好将持。

夜飞鹊·五年五月七日读邸报,哀袁慰庭

晴窗睡初稳,欢梦刚浓。佳境渐到巫峰。蜂媒蝶使殷勤说,西家曾见朦胧。


相推又还俯首,任锦裆乍褪,绮带轻松。心头颤乱,恐鸾衾飞落余红。


何事骤来山雨,惊破觅无踪。何处重逢。空惹恹恹春病,琼篝麝尽,宝瑟尘封。


向谁行诉,只斜阳、冉冉怜侬。最销魂,高树初蝉乱咽。

贺新凉·有感,喻之杨花

无计留春住。细思量、三分春色,二分尘土。还有一分东流水,做就梢头媚妩。


只不解、东君何故。才教春来还教去,算成心、做弄痴男女。


正儿辈,为君误。


嫣红姹紫都无数。向佳人、钗边颤袅,袖边飞舞。唯有杨花偏抱独,不共燕支分妒。


只一片、冰心自许。却为多情寻荡子,教飞天、坠地空辛苦。


千古恨,从谁诉。

贺新凉·廿二年九月十八日

暗地流年换。怕秋声、惊人促织,逗人凄怨。迢递玉关人消息,过尽千帆书断。


纵万里、荆横棘乱。难道长天无归路,料弋人、甚处拦归雁。


空教我,停针线。


银河纵阻人为远。只冤禽、百回不折,也须堪满。算阻盈盈衣带水,不阻相思无限。


尽待得、崖枯石烂。自有灵犀修暗约,教千山、万水终相见。


先试梦,怜宵短。

百字令·虎丘

车尘未洗,趁残阳、侧帽斜鞭而去。宝殿空王垂色相,为问英雄何处。


说法人空,点头石在,俯仰成今古。谁来试剑,一池绿皱如故。


曾记五度金阊,一肩行李,未把征鞍驻。今日趁闲携俊侣,海涌峰前停伫。


风勒归云,树零新叶,隐隐疑烟雨。何人横笛,乱帆吹过前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