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刘凤梧的诗集218条

踏莎行 其二

往事如烟,浓香似雾,梦中犹作哽咽语。醒时池畔看鸳鸯,双栖曾记侬和汝。


豆蔻香残,酴醾春暮。当年人面无寻处。桃花有意笑东风,重来往事悲红雨。

和张国乔校长苦雨诗原韵 其一

云锁天昏不放晴,丁东一夜答风铃。花容泪洗馀微赤,柳眼烟迷只半青。


赤县恨多胡马迹,神州应扫佛狸腥。吾侪早幸栽桃李,已有新阴在鲤庭。

和同学汪君瑞芳原韵 其一

当年黉舍傍司空,同学新书午夜攻。藜阁清辉输夜月,桃潭暖浪逾春风。


我游皖北成孤鹤,君去漳南若冥鸿。飘泊异乡过卅载,归来谁识白头翁。

新秋别诸弟赴省途中口占

新秋王粲又离家,甫上征鞍万念赊。惨淡风烟迷海内,纵横涕泪各天涯。


只身轻似梧桐叶,一路慵看菡萏花。回首故乡云树隔,斜阳疏柳点寒鸦。

丁酉夏余应安徽省文史研究馆之聘,寄居岳西县垣,夜不成寐,起读杜工部诗,感而赋此 其一

垂老冯驩兴已差,齐门弹铗出无车。主非北海难为客,地似长安不可家。


彭泽未荒元亮菊,东邻堪种邵平瓜。杜鹃夜夜催归去,何必银河浪泛槎。

友人咏物诗颇有寓意,依其原韵,次第和之 其八 征雁

丰毛健翮迥无俦,岁岁飘零作远游。月黑徘徊青塞夜,霜寒凄绝玉关秋。


深闺思妇抛红泪,异域孤臣怅白头。赖寄平安数行字,双双消尽别离愁。

丁酉夏余应安徽省文史研究馆之聘,寄居岳西县垣,夜不成寐,起读杜工部诗,感而赋此 其四

历尽艰危忍尽饥,那堪羌笛又频吹。梦魂落拓愁羁旅,涕泪飘萧受拾遗。


自叹沈腰浑似柳,谁怜潘鬓已如丝。红楼漫把花枝卜,君问归期未有期。

送梦芙入校{店前初中}

当年曾记别庭帏,负笈登程怅远违。堕泪漫怜红袖湿,回头空望白云飞。


今看乳燕初翔去,尚冀骊珠早探归。山色苍黄人不见,怆怀倚杖对斜晖。

双双燕

红愁绿怨,记春到梅梢,乍逢鸳侣。几番凝睇,各蕴情丝万缕。


曾向妆楼问讯,对浅碧眉峰私语。可堪曲唱阳关,泪似绵绵春雨。


南浦,分襟犹苦!料不定重来,两怀酸楚。画船兰桨,载了绮情人去。


可惜长堤绿柳,更难系征帆停住。何时梦到江南,化作催归杜宇?

幼子梦芙出生,赋此志感

深山匿迹实堪哀,天降宁馨慰老怀。头角峥嵘期跨灶,根株深固冀成材。


艰难恒系聪明误,福泽多从浑厚来。惟愿我儿愚且鲁,一生无病并无灾。

望海潮 菱湖公园菊花展览会,偕友往观,赋成此解

龙山烟淡,皖江潮咽,荒园荟萃名流。桔柚正香,芙蓉怯冷,梧桐溅泪谁收?


枫叶堕寒沟。怅斜阳不语,残碣难求。碧水苍天,一轮新月满湖秋。


孤亭槛外横舟。看平沙划雁,红蓼藏鸥。西苑镂金,东篱缀玉,有人乍啭珠喉。


豪客剑光浮。上小楼望远,帘卷银钩。无那西风,冷凝香艳忆扬州。

友人咏物诗颇有寓意,依其原韵,次第和之 其二 早梅

黍谷阳回忆故人,一枝十月陇头新。征鸿偏扰罗浮梦,野鹤争嬉邓尉春。


自是坚贞同铁石,何妨妩媚见丰神。痴情生怕嗟迟暮,先到江南展笑颦。

续春兴 其一

身世飘零片羽轻,乱离何用恋浮名。半池青草萦春梦,一袭玄端误此生。


藜藿遍山惊虎啸,江湖满地羡鸥盟。年来屡泛桃花棹,楼阁虚无总未成。

孝哉侄招鸿勋叔小饮,约余作陪,即席口占 其二

浓雾阴云四境埋,老夫怀抱几时开?树多荆棘莺儿恼,花谢酴醾燕子来。


诗雅尚能联缟带,酒稀不用典金钗。连绵春雨无遮盖,破帽蒙头带醉回。

和同学汪君瑞芳原韵 其二

雒诵新诗若饮醇,病中无计访汪伦。梦游槐国宁思蜀,家住桃源不记秦。


白雪能吟惟此老,朱弦重抚又何人。蓬山咫尺难飞越,祗是风前泪满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