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刘凤梧的诗集218条

江城初雪 其二

凭轩一望白漫漫,无怪阳关走马难。山色何须添粉黛,江流应不起波澜。


家贫多效袁安卧,衣薄谁怜范叔寒?忆昔王师临下蔡,满城犹自梦邯郸。

锁阳台 校园赏菊

山色苍茫,湖光暗淡,荒园微剩馀香。蛾眉见嫉,酸泪溅斜阳。


渐识风霜况味,东篱畔、亦觉神伤。今宵里,三分新月,鸣雁九回肠。


伊人何处去,天涯飘泊,愁引离觞。怕无限相思,过久都忘。


梦亦尚知是客,如何向、秋老寻芳?凝眸处,钗斜粉褪,疏影卸残妆。

旧历六月上旬梦芙生辰作 其二

少小当勤学,诗书弗误人。家规宜守旧,花样尚翻新。


有业方为贵,无资不算贫。光阴真可宝,风雨未须惊。

满庭芳 怀旧用淮海韵

山幂彤云,川溶皓雪,桂楫声近柴门。笑迎莲舫,聊为启芳樽。


久别江城往事,空回首、香雾缤纷。危楼外,斜阳一抺,红影落红村。


惊魂,当午夜,乌啼梦醒,月坠襟分。枉留得银屏肖像空存。


此别何时会也,眉黛上、长带愁痕。伤神处,轻帆远举,渔火隔江昏。

鹧鸪天 其二 族孙友水新屋落成,题以补壁

前对横塘后倚山,结茅端在水云间。漫思春暖观鱼乐,却爱秋高放鹤闲。


悬纸帐,挂芦帘,特修东阁贮朱颜。水光铺白开妆镜,山色浮青上晓鬟。

战后重返宜城感赋 其一

离别江城八稔馀,重来风景与前殊。常从瓦砾寻门户,每向儿童问路衢。


燕子争营荒旧垒,桃花独媚簇新居。临江欲度风波恶,伫听垂杨唱鹧鸪。

病中续作 其一

击筑高歌未是狂,窜身荒谷俗尘忘。十年情比梅花冷,百世名同桂子香。


漫把金尊浮绿醑,却怜银汉隔红墙。此身已分终岩壑,清梦何曾到庙廊。

丁酉夏余应安徽省文史研究馆之聘,寄居岳西县垣,夜不成寐,起读杜工部诗,感而赋此 其三

风浪刚恬铁锁开,群英如鲫渡江来。人怀祖逖平戎策,我羡江淹绝艳才。


白璧仍教藏韫椟,黄金无复筑高台。骅骝漫诩驰千里,老困盐车等散材。

癸巳除夕

争传葭管动凝灰,淑气新融黍谷回。冻鹊悲鸣增积雪,群龙起蛰待轻雷。


十年情比梅花冷,一夜春从爆竹来。我亦倦飞伤羽鸟,深山猿鹤漫相猜。

民国廿四年秋视学滁阳,随专署黄秘书游琅琊山,集宴醉翁亭,即席口占 其一

山势巍峨在望中,驱车迤逦入蚕丛。寻仙不遇赤松子,访道欣逢黄石公。


泉水浑如新酿绿,枫林争妒夕阳红。淮南耆旧知行乐,一样颓然号醉翁。

新秋杂兴 其一

蒲柳苍黄变颜色,驹光无那又新秋。怀人天未萦清梦,戢影山城作卧游。


吊月孤虫偎蕙泣,惊霜旅雁入关愁。晓来不忍看金井,梧叶纷纷水面浮。

重阳后一日游太湖之南乡,夜宿山中,久不成寐,凭窗远眺,赋此咏怀

晚步深林觉倦游,故人下榻宿西楼。凄清玉笛三更月,苍莽云山万壑秋。


霜重菊花难入梦,风寒灯影亦添愁。遥知故里重阳节,一样持螯当酒筹。

秋兴 其一

战云弥漫起干戈,鸭绿江横铁骑过。愁听胡笳吹紫塞,忍看玉斧划黄河。


投鞭淮水堪流断,立马吴山奈若何!亭长当年思猛士,还乡先唱大风歌。

和陆一先生近作原韵{录二} 其一

骊驹初驾著鞭行,忍听阳关三叠声。道异邯郸难入梦,树看杨柳不胜情。


数行涕泪青衫湿,一夕头颅白发生。庾信客中萧瑟甚,家山回首暮云横。

感时 其一

百粤旌旗指荆鄂,军书傍午阵云驰。龟蛇有梦惊山麓,鹦鹉无言泣水湄。


汀泗桥边流碧血,潇湘江畔树红旗。平居不尽沧桑感,泪下沾襟比散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