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赵蕃的诗集2130条

赠李子永泳

漫刺平生不妄投,不知我者谓何求。


平生愿作李君御,问事况闻他秩抽。


驿舍夜凉陪麈尾,野田风晚从遨头。


可嗟鞅掌催成去,未尽登临山水幽。

赠笔工

食肉既无相,良工徒苦心。


吁嗟君类我,何处觅知音。

山行

晨起雨间雪,晚行风送晴。


梅残冰玉瘦,林远画图呈。


贾客嗟长路,农夫乐早耕。


余怀独无累,徒倚待诗成。

余干游昌国寺

于越之为游,束发迨中年。


契阔固多矣,梦寐如唤焉。


迩来数经过,所休必思禅。


凭栏上清音,解包留煮泉。


摩挲壁间诗,几人获流传。


欧吟庐山高,坡咏西湖全。


惜哉此奇胜,乃不遭两贤。


何当觅扁舟,穷老依云烟。

刘伯山书来云有施主为造一亭刘子澄名曰竹溪

今人那有郗嘉宾,为子经营茅栋新。


可待弦歌资乃具,讵须出郭始离尘。


旧诗颇愿穷冈割,后约要容王翰邻。


更唤能诗子欧子,不因对月自三人。

挽赵丞相汝愚

吾王不解去三思,石显端能杀望之。


未到浯溪读唐颂,已留冲岳伴相累。


生前免见焚书祸,死后重刊党籍碑。


满地蒺藜谁敢哭,漫留楚些作哀辞。

从孙一昆仲求毗陵笔

宣城死诸葛,管城不中书。


我无操舟长,顾病河流纡。


朝来罢茶瓯,闲诗念追摹。


毛锥不胜任,一战惊摧车。


孙郎吴中回,此物富有余。


自云得秘法,蠹口绝凯觎。


君今英妙年,赋成似相如。


自宜给笔札,奏技承明庐。


非如寒窗人,章句分锱铢。


多贮竟胡为,何妨稍遗余。

常山道中二首

发轫茅檐雨,营炊野店烟。


春晴不难解,客恨自多牵。


麦浪摇成涌,梅飞去若仙。


画中端有句,诗里亦安禅。

奉寄子耕簿公尊兄兼呈德化令君丞公二首 其一

近因周子出家书,乃得知君近起居。复道移官在城府,未知几度入匡庐。


晋唐旧刻故存不,林壑幽人今有诸。想见经行屡成赋,不妨传写总遗余。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归得诗十首 其五

既雨得晴晴亦佳,笋舆终日度咿哑。蒙笼篁竹四三里,髣髴茅茨三五家。


邻舍相闻亦鸡犬,田畴随事有桑麻。居夷何陋惭君子,不尔辞官学种畬。

白发三首

叶落归根莫漫悲,春风解发次年枝。


人如草木空多智,一老宁闻再少时。

有怀二首

桑落黄而陨,于飞雁翱翔。


岂无同心人,滞彼天一方。


刘氏贤父子,好古俱志强。


向来文墨盟,许我由升堂。


三孙子荆家,人物妙过江。


当时载酒地,朝暮一玉光。


几年断行迹,老柳知在亡。


苕溪到荆溪,一苇可以杭。


定应数相过,我顾不得双。


属谋吴会行,秋瘧冬尚僵。


迨今病小愈,又值天雨霜。


饥寒苦见驱,此役殊未央。


苕溪道所见,有宅非他扬。


我犹识其门,寂寞罗可张。


会成整衣冠,床下拜老庞。


退从阿戎谈,麈秃饭不尝。


独说孙之居,更下荆溪傍。


慨兹如许别,肯惮一水长。


孤篷不难溯,物色因鸣榔。


傥闻苇间音,躧履斯迎将。


剡曲笑徒反,竹隐聊与当。


古人有成言,居必思择乡。


我今落殊县,绝交类嵇康。


论文得重与,近作期倒囊。


从游不徒然,会合况莫常。


匪但鸡黍约,要资药石良。


针砭苟不靳,我何惧膏肓。


痿盲于起视,顷刻未始忘。


阴风忽动地,暮色自远苍。


归寻短灯檠,依旧平生窗。

闵雨

青山本无垢,坐受瘴雾侵。


马倦不加鞭,暑气令人昏。


去年蝗为灾,千家百不存。


流亡不自保,聚掠连诸村。


闵闵望一雨,可招若敖魂。


旱势复如此,早禾空如云。


丰登数有常,赤子皆天民。


惜此三尺雨,龙师恐不仁。


禳禬古有法,至和格神人。


不见东海郡,孝妇冤欲伸。

呈折子明丈十首 其四

不惟句律有家风,笔阵仍推大令工。兹道祗今殊寂寞,求公须向古人中。

寄克斋舅氏

不奉书题遂一年,书犹断绝况诗传。兴来亦复吟哦否,读罢何当疾痼痊。


慷慨初无伏波志,忧愁枉类屈原迁。使来觅我当何处,水出牂牁若个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