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周文璞的诗集183条

自笑

自笑萧条甚,微吟坐到昏。


江风来扫地,山鸟见开门。


茶面龙头缩,花梢犊鼻温。


一从杯酒少,不复过深村。

感兴七言三首 其三

夜夜推敲学苦吟,一如锻鍊假黄金。石间真隐何时出,地下狂魂无处寻。


独鹤尚知长袖舞,哀猿空作断肠音。故墟杞菊今何似,桂落小山春水深。

送髯高谒方岩

客舍窘积雨,出门今始晴。


药苗随野饭,燕子看山行。


大道白日晚,闲汀绿芷生。


方岩相见了,为谢草堂兄。

题洞霄宫

久知灵境无缘到,今被春风引得来。


上帝殿头闻雨过,仙人石面欠花开。


便烧沈水礼三拜,快引流霞釂一杯。


落日断霞催去紧,掉巾只等白鸦回。

诵哀江南赋

高桥沙水涸,台城蔓草缠。


下有烦冤人,诵此危苦篇。


我生楚臣后,身在江枫前。


但见去魂远,不见归魂还。


惟昔爱好词,细碎穷注笺。


中间多佚事,他书亦不传。


极欲补阙漏,今方长弃捐。


重效嘈囋声,庶几与周旋。

送人之金陵

江山不逐寒潮晚,陵墓犹含古木春。


君入台城须访问,个中定有六朝人。

小寒食

从来寒食多风雨,不料穷乡亦管弦。


壮岁心情悲昨梦,异乡时序感汉年。


偶随游子来溪上,因与棠梨立路边。


从此堪悲转憔悴,随群同上钓鱼船。

谢颐师见过

云卷道者方昼睡,有僧奚为入桑杞。


惠然相过穷壑底,共谈儒流佛宗旨。


二家之风亦颓靡,吹而飏之谁为起。


寒灰煨芋香透纸,呼童就邻一赊米。


作糜煮菜相料理,吾穷于世无比拟。


殷勤相觅有吾子,谩书七字聊送似,


往供天嫔泣山鬼。

新亭

诸君收泪已无言,烟外中原草色昏。


老子归来坐廊庙,短辕车上欲消魂。

隐者居

密竹缘坡便当篱,野泉入户自成池。


床头一卷麻衣易,更有寒山拾得诗。

乌夜啼

何人弹阮咸,故故轻手摘。


弹作乌夜啼,此意我所恻。


南朝有帝子,作牧号侯伯。


着身疑嫌间,生意日逼仄。


爱妾闻啼声,改镇颁竹册。


或云长安吏,性命在顷刻。


小妇闻啼声,赦令敷大泽。


身虽不肖甚,幼小着苍帻。


再转作县佐,欲塞父祖责。


濡墨决疑讼,行朱慰冤魄。


群凶见之怒,极意便刳磔。


首沮隶阳桥,公议亦已格。


痛掠及库胥,指作盗钱贼。


胥既窘椎凿,手堕面愈黑。


书款自诬伏,身竟遭刻画。


酷毒一如斯,谁谓彼无策。


谤书入外台,遂坐使者劾。


牵连入冶城,五载穷惨礉。


陈词叫穹旻,哀恸人叵测。


若无磊落者,谁肯为昭白。


翻思受祸时,何但铩羽翮。


愁冤传里巷,泣涕到臧获。


嫠母偕妻孥,惘惘望秋色。


岂料今日下,置酒设豚拍。


听此哀丝鸣,但呼说不得。


月明客已去,庭宇鸣哑哑。


世人见慈乌,唾笑满阡陌。


谁知事乘除,祸去反为福。


苍苍上林枝,当去作谢客。

再如金陵

再踏江东路,词穷不复论。


江泥沾苦泪,津鼓聚归魂。


庾信因愁老,陶潜为酒存。


孤踪虽落魄,不敢望明恩。

梅谷

香焰云头玉雪身,缓行微咏岸乌巾。始从谷里看脩竹,却向水滨逢丽人。


客子去时方得月,岭猿啼后便无春。凤凰欲下箫声紧,狼籍瀛洲万斛尘。

望茅山六言三首 其三

蒋家兄弟清古,著书互相推宗。抟土划沙戏剧,穿岗度岭从容。

过凤山有感二首

当年准拟作家林,溪墅楼居意已深。


隐者自应寻别业,凤兮何肯负初心。


参差一段囊中玉,激烈三更月下吟。


若不速来相就饮,定应从此失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