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朱庆馀的诗集170条

宿陈处士书斋

结茅当此地,下马见高情。菰叶寒塘晚,杉阴白石明。


向炉新茗色,隔雪远钟声。闲得相逢少,吟多寐不成。

过耶溪

春溪缭绕出无穷,两岸桃花正好风。


恰是扁舟堪入处,鸳鸯飞起碧流中。

同友人看花

寻花不问春深浅,纵是残红也入诗。


每个树边行一匝,谁家园里最多时。

宿道士观

堂闭仙人影,空坛月露初。闲听道家子,盥漱读灵书。

震为苍筤竹

为擢东方秀,修然异众筠。青苍才映粉,蒙密正含春。


嫩箨沾微雨,幽根绝细尘。乍怜分径小,偏觉带烟新。


结实皆留凤,垂阴似庇人。顾唯竿在手,深水挂赪鳞。

种花

忆昔两京官道上,可怜桃李昼阴垂。


不知谁作巡花使,空记玄宗遣种时。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

闲园清气满,新兴日堪追。隔水蝉鸣后,当檐雁过时。


雨馀槐穟重,霜近药苗衰。不以朝簪贵,多将野客期。


谁言高静意,不异在衡茅。竹冷人离洞,天晴鹤出巢。


深篱藏白菌,荒蔓露青匏。几见中宵月,清光坠树梢。


逍遥人事外,杖屦入杉萝。草色寒犹在,虫声晚渐多。


静逢山鸟下,幽称野僧过。几许新开菊,闲从落叶和。


留情清景宴,朝罢有馀闲。蝶散红兰外,萤飞白露间。


墙高微见寺,林静远分山。吟足期相访,残阳自掩关。


深斋尝独处,讵肯厌秋声。翠筱寒愈静,孤花晚更明。


每因逢石坐,多见抱书行。入夜听疏杵,遥知耿此情。


苍翠经宵在,园庐景自深。风凄欲去燕,月思向来砧。


碧石当莎径,寒烟冒竹林。杯瓢闲寄咏,清绝是知音。


门巷唯苔藓,谁言不称贫。台闲人下晚,果熟鸟来频。


石脉潜通井,松枝静离尘。残蔬得晴后,又见一番新。


卷帘天色静,近濑觉衣单。蕉叶犹停翠,桐阴已爽寒。


云从高处望,琴爱静时弹。正去重阳近,吟秋意未阑。


竹径通邻圃,清深称独游。虫丝交影细,藤子坠声幽。


积润苔纹厚,迎寒荠叶稠。闲来寻古画,未废执茶瓯。


风物已萧飒,晚烟生霁容。斜分紫陌树,远隔翠微钟。


宿客论文静,闲灯落烬重。无穷林下意,真得古人风。

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

故人同泛处,远色望中明。静见沙痕露,微思月魄生。


周回馀雪在,浩渺暮云平。戏鸟随兰棹,空波荡石鲸。


劫灰难问理,岛树偶知名。自省曾追赏,无如此日情。

题章正字道正新居(孝标)

独在御楼南畔住,生涯还似旧时贫。全无竹可侵行径,


一半花犹属别人。吟处不妨嫌鼓闹,眼前唯称与僧邻。


近来渐觉青莎巷,车马过从已有尘。

送张景宣下第东归(归扬州觐省)

归省值花时,闲吟落第诗。高情怜道在,公论觉才遗。


春雨连淮暗,私船过马迟。离心可惆怅,为有入城期。

送淮阴丁明府

之官未入境,已有爱人心。遣吏回中路,停舟对远林。


岛声淮浪静,雨色稻苗深。暇日公门掩,唯应伴客吟。

杭州送萧宝校书

马识青山路,人随白浪船。别君犹有泪,学道谩经年。

送顾非熊下第归

但取诗名远,宁论下第频。惜为今日别,共受几年贫。


听雨宿吴寺,过江逢越人。知从本府荐,秋晚又辞亲。

望萧关

渐见风沙暗,萧关欲到时。儿童能探火,妇女解缝旗。


川绝衔鱼鹭,林多带箭麋。暂来戎马地,不敢苦吟诗。

过孟浩然旧居

命合终山水,才非不称时。冢边空有树,身后独无儿。


散尽诗篇本,长存道德碑。平生谁见重,应只是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