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李端的诗集244条

横吹曲辞。雨雪曲

天山一丈雪,杂雨夜霏霏。湿马胡歌乱,经烽汉火微。


丁零苏武别,疏勒范羌归。若著关头过,长榆叶定稀。

送张芬归江东兼寄柳中庸

久是天涯客,偏伤落木时。如何故国见,更欲异乡期。


鸟暮东西急,波寒上下迟。空将满眼泪,千里怨相思。

忆故山赠司空曙

汉主金门正召才,马卿多病自迟回。旧山暂别老将至,
芳草欲阑归去来。云在高天风会起,年如流水日长催。
知君素有栖禅意,岁晏蓬门迟尔开。

长安书事寄薛戴

朔雁去成行,哀蝉响如昨。时芳一憔悴,暮序何萧索。


笑语且无聊,逢迎多约略。三山不可见,百岁空挥霍。


故事尽为愁,新知无复乐。夫君又离别,而我加寂寞。


惠远纵相寻,陶潜只独酌。主人恩则厚,客子才自薄。


委曲见提携,因循成蹇剥。论边书未上,招隐诗还作。


贵者已朝餐,岂能敦宿诺。飞禽虽失树,流水长思壑。


千里寄琼枝,梦寐青山郭。

归山招王逵

日长原野静,杖策步幽巘.雉雊麦苗阴,蝶飞溪草晚。


我生好闲放,此去殊未返。自是君不来,非关故山远。

山中期张芬不至

石堤春草碧,双燕向西飞。怅望云天暮,佳人何处归。


药栏虫网遍,苔井水痕稀。谁道嵇康懒,山中自掩扉。

送铜泽王归城

昔闻公族出,其从亦高车。为善唯求乐,分贫必及疏。
身承汉枝叶,手习鲁诗书。尚说无功德,三年在石渠。

奉和元丞侍从游南城别业

垂朱领孙子,从宴在池塘。献寿回龟顾,和羹跃鲤香。
高松先草晚,平石助泉凉。馀橘期相及,门生有陆郎。

冬夜集张尹后阁

乘龟兼戴豸,白面映朱衣。安石还须起,泉明不得归。


应门常吏在,登席旧寮稀。远客长先醉,那知亚相威。

边头作

邠郊泉脉动,落日上城楼。羊马水草足,羌胡帐幕稠。


射雕过海岸,传箭怯边州。何事归朝将,今年又拜侯。

酬前驾部员外郎苗发

马融方值校,阅简复持铅。素业高风继,青春壮思全。
论文多在夜,宿寺不虚年。自署区中职,同荒郭外田。
山邻三径绝,野意八行传。煮玉矜新法,留符识旧仙。
涵苔溪溜浅,摇浪竹桥悬。复洞潜栖燕,疏杨半翳蝉。
咏歌虽有和,云锦独成妍。应以冯唐老,相讥示此篇。

同苗发慈恩寺避暑

追凉寻宝刹,畏日望璇题。卧草同鸳侣,临池似虎溪。


树闲人迹外,山晚鸟行西。若问无心法,莲花隔淤泥。

听筝 / 鸣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慈恩寺怀旧

去者不可忆,旧游相见时。凌霄徒更发,非是看花期。


倚玉交文友,登龙年月久。东阁许联床,西郊亦携手。


彼苍何暧昧,薄劣翻居后。重入远师溪,谁尝陶令酒。


伊昔会禅宫,容辉在眼中。篮舆来问道,玉柄解谈空。


孔席亡颜子,僧堂失谢公。遗文一书壁,新竹再移丛。


始聚终成散,朝欢暮不同。春霞方照日,夜烛忽迎风。


蚁斗声犹在,鸮灾道已穷。问天应默默,归宅太匆匆。


凄其履还路,莽苍云林暮。九陌似无人,五陵空有雾。


缅怀山阳笛,永恨平原赋。错莫过门栏,分明识行路。


上智本全真,郄公况重臣。唯应抚灵运,暂是忆嘉宾。


存信松犹小,缄哀草尚新。鲤庭埋玉树,那忍见门人。

闻吉道士还俗因而有赠

闻有华阳客,儒裳谒紫微。旧山连药卖,孤鹤带云归。


柳市名犹在,桃源梦已稀。还乡见鸥鸟,应愧背船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