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魏野的诗集266条

次韵和薛端公归故里之什二首

茜旗影里椹袍身,迎入蒲津免问津。


策蹇去时为举子,乘骢归日是功臣。


岂同化鹤千馀岁,才过登龙十数春。


开宴仍闻倾锡赐,酣歌喜杀故乡人。

偶作呈谔闰二上人

老虽无闷向茅堂,忽忽还因物感伤。


积雾易迷平地水,孤云难护满天霜。


祥麟可向清时见,惊鹤那於黑处藏。


信意偶然成此咏,祇堪闲写与支郎。

寓兴七首

秦鉴虽至明,不能自照烛。


楚剑徒云利,翻将自杀戮。


有国苟失贤,若跣瞽双目。


况履艰险途,举步成颠覆。


秦楚昧于斯,宝器徒收畜。

咸阳道中作

渭水冻无波,终南翠色多。


云临残照霁,客向故城过。


惊雁远犹叫,牧童寒不歌。


心愁人不会,谓我欲求何。

寄题阌乡李氏茅亭

阌乡右邑有吾亲,河上茅亭结构新。


五老分明为北里,三峰咫尺是西邻。


儿孙不厌闲游客,鸥鹭偏谙醉主人。


彼此眠云相隐梦,从今应更往还频。

留题华山陈先生旧隐

先生亡不朽,太华合为碑。


至道虽无迹,玄言尚有时。


乱飞云似觅,不食鹤应悲。


独绕空坛下,山风动紫芝。

赠长安知县陈尧佐

少作长安宰,寻常似隐夫。


琴书家惯有,杖印客疑无。


锦水心虽役,圭峰眼不辜。


闲签归业状,贫典旧山图。


酒为廉犹断,棋因让忽输。


即看联鴈序,相继在蓬壶。

三门留题

何由通九曲,始自凿三门。


夏禹功如小,东溟位岂尊。


鼋鼍当日窟,鸡犬此时村。


涡恐和山漩,涛疑若石奔。


势愁舂地轴,声想震开阍。


寺庙中流耸,烟云两岸屯。


楼台疑蜃吐,舟檝畏鲸吞。


游客虽惊险,居僧不厌喧。


如潮无振鹭,似峡欠啼猿。


孤店经商少,雄司漕运繁。


人家无钓具,鸟道有{上竹下亶}痕。


丧胆寻遗迹,伤心吊溺魂。


坼城唐记列,砥柱祖名存。


况复诗书载,狂题愧雅言。

送长安赵侍郎赴阙

嗣君徵旧相,物论更无馀。


圣日归黄阁,台星正碧虚。


四方闻乐只,一郡泣涟如。


灞水犹疑噎,秦云亦不舒。


绮罗围祖席,朱紫拥征车。


从乐时调瑟,行厨忽馔蔬。


先牌唯进寺,递补只担书。


古道禾残后,长亭木落初。


朝官逢下马,野客送骑驴。


从此门尤峻,何由再曳裾。

送陕尉邵国华南归

召棠阴里邵梅仙,守选南归路七千。


辛苦已伤过岭外,别离那忍向花前。


到京店舍逢新火,度越封疆入瘴烟。


相顾与君头尽白,不知后会是何年。

寄淮南制置使薛户部

西自荆巫彻海涯,南从吴越接京华。


半天下管权何重,两地间游路不赊。


山泽利均资我国,江湖璋尽属君家。


帝心已简身宁愧,使额虽雄性不奢。


数道转输归检察,满朝才子动吟夸。


搜寻奸诈穷毫发,举存廉能在齿牙。


彩旆双飘为从物,画船一簇是行衙。


已闻村落添农器,渐见汀洲减钓车。


不使菰蒲侵黍稷,将令橘柚变桑麻。


台州顶自寻仙药,建水湄亲采御茶。


器量宽如波浩渺,风谣多似橹呕鸦。


闲寻僧话穿云叶,静听渔歌隔浪花。


野客唱酬容散拙,郡侯迎送厌喧譁。


携筇未遂攀陪去,溪士时时动叹嗟。

送王希赴任衢州判官

秋江西十有馀程,称作红莲泛去清。


从阙到州堪羡处,船中坐卧看山行。

通体全无力,酡颜不自持,

送高生归青社

去指沧溟畔,来辞翠霭间。


程遥过凤阙,家近见牛山。


红叶飘行色,清溪照别颜。


蹇驴看上处,拄杖出柴关。

别后却寄三门发运卞寺丞兼简臧推官

共泛楼船去,临流羡送君。


烟中旗不见,风里乐犹闻。


李郭情堪并,荀陈事岂分。


归来溪路上,特地怆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