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张九龄的诗集580条

郢城西北有大古冢数十观其封域多是楚时诸王…尽知之

蘋藻生南涧,蕙兰秀中林。嘉名有所在,芳气无幽深。


楚子初逞志,樊妃尝献箴。能令更择士,非直罢从禽。


旧国皆湮灭,先王亦莫寻。唯传贤媛陇,犹结后人心。


牢落山川意,萧疏松柏阴。破墙时直上,荒径或斜侵。


惠问终不绝,风流独至今。千春思窈窕,黄鸟复哀音。

酬赵二侍御使西军赠两省旧僚之作

石室先鸣者,金门待制同。操刀尝愿割,持斧竟称雄。


应敌兵初起,缘边虏欲空。使车经陇月,征旆绕河风。


忽枉兼金讯,非徒秣马功。气清蒲海曲,声满柏台中。


顾己尘华省,欣君震远戎。明时独匪报,尝欲退微躬。

感遇十二首·其二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登荆州城楼

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
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
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
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戆,非如宁武愚。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

感遇十二首·其四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归燕诗

海燕岁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岁初巡属县,登高安南楼言怀

山城本孤峻,凭高结层轩。江气偏宜早,林英粲已繁。


馀滋含宿霁,众妍在朝暾。拂衣释簿领,伏槛遗纷喧。


深俯东溪澳,远延南山樊。归云纳前岭,去鸟投遥村。


目尽有馀意,心恻不可谖。朅来彭蠡泽,载经敷浅原。


春及但生思,时哉无与言。不才叨过举,唯力酬明恩。


美化犹寂蔑,迅节徒飞奔。虽无成立效,庶以去思论。


行复徇孤迹,亦云吾道存。

幽人归独卧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在洪州答綦毋学士

旬雨不愆期,由来自若时。尔无言郡政,吾岂欲天欺。


常念涓尘益,惟欢草树滋。课成非所拟,人望在东菑。

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乐

祝史辞正,人神庆叶。福以德昭,享以诚接。


六变云备,百礼斯浃。祀事孔明,祚流万叶。

出为豫章郡途次庐山东岩下

兹山镇何所,乃在澄湖阴。下有蛟螭伏,上与虹蜺寻。


灵仙未始旷,窟宅何其深。双阙出云峙,三宫入烟沉。


攀崖犹昔境,种杏非旧林。想像终古迹,惆怅独往心。


纷吾婴世网,数载忝朝簪。孤根自靡托,量力况不任。


多谢周身防,常恐横议侵。岂匪鹓鸿列,惕如泉壑临。


迨兹刺江郡,来此涤尘襟。有趣逢樵客,忘怀狎野禽。


栖闲义未果,用拙欢在今。愿言答休命,归事丘中琴。

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

圣人合天德,洪覆在元元。每劳苍生念,不以黄屋尊。


兴化俟群辟,择贤守列藩。得人此为盛,咨岳今复存。


降鉴引君道,殷勤启政门。容光无不照,有象必为言。


成宪知所奉,致理归其根。肃肃禀玄猷,煌煌戒朱轩。


岂徒任遇重,兼尔宴锡繁。载闻励臣节,持答明主恩。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蜺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耒阳溪夜行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登南岳事毕谒司马道士

将命祈灵岳,回策诣真士。绝迹寻一径,异香闻数里。
分庭八桂树,肃容两童子。入室希把袖,登床愿启齿。
诱我弃智诀,迨兹长生理。吸精反自然,炼药求不死。
斯言眇霄汉,顾余婴纷滓。相去九牛毛,惭叹知何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