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齐己的诗集869条

送僧归日本

日东来向日西游,一钵闲寻遍九州。
却忆鸡林本师寺,欲归还待海风秋。

采莲曲

越溪女,越江莲。齐菡萏,双婵娟。嬉游向何处,
采摘且同船。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连。时逢岛屿泊,
几共鸳鸯眠。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薄暮归去来,
苎萝生碧烟。

咏茶十二韵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匮盛。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杂曲歌辞。杨柳枝

凤楼高映绿阴阴,凝碧多含雨露深。


莫谓一枝柔软力,几曾牵破别离心。


馆娃宫畔响廊前,依托吴王养翠烟。


剑去国亡台榭毁,却随红树噪秋蝉。


浓低似中陶潜酒,软极如伤宋玉风。


多谢将军绕营种,翠中闲卓战旗红。


高僧爱惜遮江寺,游子伤残露野桥。


争似著行垂上苑,碧桃红杏对摇摇。

夏雨

霮zw蔽穹苍,冥濛自一方。当时消酷毒,随处有清凉。


著物声虽暴,滋农润即长。乍红萦急电,微白露残阳。


应祷尤难得,经旬甚不妨。吟听喧竹树,立见涨池塘。


众类声休出,群峰色尽藏。颓沱来洞壑,汗漫入潇湘。


下叶黎甿望,高袪旱暵光。幽斋飘卧簟,极浦洒归樯。


藓在阶从湿,花衰苑任伤。闲思济时力,歌咏发哀肠。

赠持《法华经》僧

众人有口,不说是,即说非。吾师有口何所为,


莲经七轴六万九千字,日日夜夜终复始。乍吟乍讽何悠扬,


风篁古松含秋霜。但恐天龙夜叉乾闼众,pg塞虚空耳皆耸。


我闻念经功德缘,舌根可算金刚坚。他时劫火洞燃后,


神光璨璨如红莲。受持身心苟精洁,尚能使烦恼大海水枯竭。


魔王轮幢自摧折,何况更如理行如理说。

翡翠

水边飞去青难辨,竹里归来色一般。
磨吻鹰鹯莫相害,白鸥鸿鹤满沙滩。

江寺春残寄幕中知己二首

谁遣西来负岳云,自由归去竟何因。山龛薜荔应残雪,
江寺玫瑰又度春。早岁便师无学士,临年却作有为人。
何妨夜醮时相忆,伴醉佯狂笑老身。
社莲惭与幕莲同,岳寺萧条俭府雄。冷淡独开香火里,
殷妍行列绮罗中。秋加玉露何伤白,夜醉金缸不那红。
闲忆遗民此心地,一般无染喻真空。

早秋雨后晚望

暑气时将薄,虫声夜转稠。江湖经一雨,日月换新秋。
有景堪援笔,何人未上楼。欲承凉冷兴,西向碧嵩游。

苦寒行

冰峰撑空寒矗矗,云凝水冻埋海陆。
杀物之性,伤人之欲,既不能断绝蒺藜荆棘之根株,又不能展凤凰麒麟之拳跼。
如此则何如为和煦,为膏雨,自然天下之荣枯,融融于万户。

寄洛下王彝训先辈二首

贾岛存正始,王维留格言。千篇千古在,一咏一惊魂。
离别无他寄,相思共此门。阳春堪永恨,郢路转尘昏。
北极新英主,高科旧少年。风流传贵达,谈笑取荣迁。
洛水秋空底,嵩峰晓翠巅。寻常谁并马,桥上戏成篇。

相和歌辞。君子行

圣人不生,麟龙何瑞;梧桐不高,凤凰何止。
吾闻古之有君子,行藏以时,进退求己;
荣必为天下荣,耻必为天下耻。苟进不如此,
亦何必用虚伪之文章,取荣名而自美。

石竹花

石竹花开照庭石,红藓自禀离宫色。一枝两枝初笑风,


猩猩血泼低低丛。常嗟世眼无真鉴,却被丹青苦相陷。


谁为根寻造化功,为君吐出淳元胆。白日当午方盛开,


彤霞灼灼临池台。繁香浓艳如未已,粉蝶游蜂狂欲死。

石竹花

石竹花开照庭石,红藓自禀离宫色。一枝两枝初笑风,
猩猩血泼低低丛。常嗟世眼无真鉴,却被丹青苦相陷。
谁为根寻造化功,为君吐出淳元胆。白日当午方盛开,
彤霞灼灼临池台。繁香浓艳如未已,粉蝶游蜂狂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