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晏殊的诗集6128条

姜池源庙二首 其一

樽酒源头一拜神,麇羊瓮茧便青春。当年旱魃矜馀虐,祷去阳侯失旧津。

点绛唇·瑞气盈门

瑞气盈门,神仙谪下看看到。已知消耗。弧矢呈祥了。种德阴功,自有多男报。还知道。果生蓬岛。不比人间早。

破阵子·忆得去年今日

忆得去年今日
黄花已满东篱
曾与玉人临小槛
共折香英泛酒卮
长条插鬓垂

人貌不应迁换
珍丛又睹芳菲
重把一尊寻旧径
所惜光阴去似飞
风飘露冷时

浣溪沙 其七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送陈衡中之越

见说会稽郡,风流如晋时。


贫惟将母去,清不要人知。


修竹王献宅,春风夏禹祠。


到官游有暇,好寄到中诗。

句 其二十九

绿杨垂手舞,黄鸟缓声歌。

山中僧

雪顶霜眉齿半稀,跏趺苔石看云归。


山童扫叶鹤飞起,狼籍松花满衲衣。

又五言十韵

叨窃逢嘉会,孤单荷曲成。


高车陪上宰,密座厕群英。


步武清华地,优游侍从荣。


勤劬期薄效,忠谨誓明诚。


方畏官箴失,俄惊宠命行。


冒恩心易感,恋圣意难平。


未副宵衣念,宁安昼锦情。


摇摇千里棹,眷眷九重城。


茜旆辉登路,琼章耀去程。


子牟牵望处,金阙玉为京。

教战诚无敌,充庭实可嘉。


指踪知拜处,服习认葩花。


远视惭刚鬣,深藏惜素牙。


十牛虽此夭,可奈可巴蛇。

平水神祠歌

黄河如丝导昆崙,万里南下突禹门。


支流潜行天地底,派作八道如霆奔。


吾闻川真岳灵有真宰,况乃利泽开洪源。


龙神窟宅瞰平野,千古庙貌何雄尊。


深林含蓄雷雨润,冷殿似带波涛痕。


我来南州走尘坌,执热未濯忧思烦。


试斟百洌洗肝肺,一勺注腹清且燉。


悠然晞风坐东庑,倏见绘画如飞骞。


仙宫华裾乘朱轩,旗纛掩蔼蛟伏辕。


雷公电母踏烟雾,天吴海若驱鼍鼋。


何时借取霹雳手,倒挽银汉清干坤。


庙前老翁顾我语,孺子未易排天阍。


何为高论乃如此,一笑春风满面温。


是时三月游人繁,男女杂还箫鼓喧。


骞茭沈玉笑灵贶,割牲酾酒传巫言。


巫言恍惚庙扉盖,拜手上马山烟昏。

栗里华阳窝辞 其一 栗里床

昼亦蝴蝶,夜亦蝴蝶。普天长春,芳草无歇。在我窝兮不可妨,玳瑁珊瑚终剥床,枕中江汉菰蒲香。

题归州黄教授鲁斋

鲁斋居士自忘机,丈席凝尘日下帷。


甫也犹为老宾客,参乎独得道精微。


奏篇已草三千牍,大厦当求四十围。


行矣道山邻日月,未容巴蜀久相依。

自君之出矣二首

自君之出矣,妾不出闺门。


怀君不敢恨,惟有感君恩。

爱民堂为涪陵卢使君题

我来盛山郡,从公岁及朞。


公之字鳏寡,乳保于婴儿。


公去再改岁,所去尤见思。


至今盛山民,敬奉卢公祠。


借留既不遂,涪江移州麾。


两地虽少异,所爱则均施。


去秋少城役,与公同试闱。


把臂道畴昔,耿耿青灯期。


对床风雨夜,夜语惊闻鸡。


日有文字乐,唱酬多新诗。


讫事遍游览,扁舟更同归。


涪陵五日留,民物何熙熙。


道中行歌者,拍手童稚嬉。


终岁闾里间,不闻吏卒追。


皆曰贤太守,父母其忍欺。


政成多休暇,百废举无遗。


美哉轮奂新,有堂崇故基。


名堂形至意,爱民真天资。


同时王别驾,誉处出一辞。


醉余书榜字,银钩照江湄。


有客涪陵来,称颂世所稀。


坐想觞咏乐,形留而神驰。


愿同争湛辈,记名千载垂。


惟公甚盛德,岂待于发挥。


当闻卜式语,治民适其宜。


辟如牧羊者,败群当去之。


雪霜与雨露,天以成四时。


威克与刚克,要不伤于慈。


公蕴经纶妙,未易坐井窥。


因诗赞一二,以诏来者知。

杏花村

杏破繁枝春意闹,牙盘堆实荐时新。


仙家种此应知味,试问庐山姓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