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晏殊的诗集6128条

宫词十首 其七

晚凉开院近中秋,香染金风倚桂楼。花月新篇初唱彻,内人传旨索歌头。

茅山

今古茅山是胜游,秀峰突兀绕沧洲。


云含老树迷还散,石拥甘泉咽复留。


未见岩风晨下鹤,只闻涧月夜鸣蜩。


道人不是悲秋客,黄菊丹枫相对愁。

题山云海月楼

壶山一片云,沧海一轮月。


仁人典刑静,志士胸次阔。


我来登斯楼,抚景亦奇绝。


一天任舒卷,万古看出没。


吟情俯八极,酒兴小溟渤。


云来地脉动,云去悄无迹。


月出天光生,月落万山黑。


归来一梦觉,东窗又明发。

涌翠亭梅花

来者为新去为陈,阴阳如代各还香。


花开花谢亦常理,对花不必尤花神。


平生性耆不在花,两年颇与梅相亲。


何人种梅绕此屋,一见使我心清冷。


老树槎牙溪侧径,枯枝倒挂池边亭。


花开主人不复赏,我来却作花主人。


此花不必相香色,凜凜大节何峥嵘。


北海雪深臣皓首,霜寒中野儿悲吟。


荷蓧老人留植杖,沧浪孺子来濯缨。


神人妃子固有态,此花不是儿女情。


托根山谷居岁晚,自分不及芳春辰。


春前腊后挺高洁,留与桃李争妍新。


春寒桃李犹未开,莫随羌管轻飘零。


先生自是绝俗士,西湖东合当齐名。


巡檐索笑兴不浅,金樽檀板随红尘。


斯言近戏君勿讶,南山松柏终年青。

赠周善长省亲

客路三千亲七十,行道无情亦沾臆。


阿娘七十更加四,阿翁七十更加八。


人生至乐那有是,君独胡为此役役。


五鼎珍羞不见多,一盂菽水堪为悦。


八方渺渺夕阳西,与君早決归来策。


高曾规矩父弓冶,君家正印斯文脉。


我生喜读平园文,到老更看梅谷集。


此翁岂弟真可人,直把文章事游剧。


庆儿二首望不浅,城山佳谶真端的。


相边佳作渐家数,慎真不觉誉儿癖。


更想高阳寿内辞,曾是修行嚥梅实。


二老随宜也自欢,终欠斑衣儿在侧。


须知团聚第一乐,此外蝇知总无益。


名骥坠地千里心,丹凤冲霄九秋翼。


萧曹事业已千千,当年岂要从刀笔。


丈夫未遇固脱略,时人孰测调元术。


平园相谱当相传,抚卷临风三叹息。


勗哉勗哉后之人,百世诗书尚余泽。

春光叹

平生不喜桃李春,懒随年少争芳新。


堂前酌我金叵罗,春衫密缝恣其仁。


出郊相逢好朋伴,赠我殽羞荐歌管。


等闲对客难为劝,强作春妍趁游衍。


人言洛阳富春光,我来看花如醉狂。


蚩堤欲決值连雨,着鞭跨马空自忙。


天津一声来杜宇,东君冉冉归何处。


春会有归归太早,忍见红荒在尘土。


归来山中自闭门,落花片片余空山。


今春只向风雨过,伤春怀抱将谁言。


武陵风景四时好,扁舟径问桃源叟。


春来春去总不知,赏心一付寻芳友。

古风寿九十

百年九十多,百里九十半。


我持千岁樽,祝公椿松算。


忆昔钓璜叟,桓桓鹰扬旦。


是时年未百,一出戡祸乱。


丹书佐太平,树立更明焕。


又思淇澳翁,盛德为世冠。


懿戒亦何年,耄境若童草。


前公十年期,丹扆隆简眷。


太公出为将,远业俟时奋。


后公更五年,进德当不倦。


武公入为相,苍生副深愿。


昭代儒老成,硕望孚众观。


百年未为多,名节千载看。


后皇启昌运,万一效裨赞。

经理武夷书院

大隐东南第几峰,我思论学武夷翁。


春秋时义今如昨,文献风流已不同。


阳欲复时宜静俟,道当穷处有时通。


先生若有观梅约,好把篇诗和渚宫。

观钓

暂停窗间诗,观此池上钓。


鱼尾何沉沉,竹午何嫋嫋。


一丝波面动,摇曳出深沼。


校人畜我时,活我良谓厚。


作鱠终当供,设饵诚不料。


何当两相忘,万里游浩渺。

赫曦台四景·中夜白云

赫曦中夜真奇绝,起视茫茫大瀛渤。


风涛雪浪无际涯,绝岸时看孤岛出。


洪炉巨甑如蒸炊,囿形宇宙非金石。


直凌倒景窥三光,俯视尘寰如超越。

勉无咎

万古纲常六尺躯,可嗤杜老悔为儒。


林间已听鸠呼妇,竹外行看凤引雏。


倘有牛眠先卜兆,岂无盘谷早营菟。


世间忙处应多错,尽把韦弦玩座隅。


唤作三才只此躯,乾坤一日可无儒。


稍余礼义存余脉,亟把诗书教小雏。


黑窣窣时鱼是鲁,声呜呜处虎为菟。


只今时节当如此,可笑迂生独向隅。

上张廉访三首

荒山十室九无人,行道三年两调兵。


闻得老贪今授首,老夫买犊要春耕。

和元遗山八首

荒荒望鲁甸,姬孔庙粼粼。


允祚五十代,颜孟东西邻。


旁求侍坐翁,草莽迷城闉。


岂应发肤体,竟此成湮沦。


铿尔续道韵,垂此天伦亲。


犁锄供子职,犹裕耕凿民。


可能百世祀,不庙三省身。


亦必有坛壝,尚稽廓荆榛。


五贤配西序,。


余沥波杨荀。肥马视轻服,


此景良清新。微言苟不及,


往迹亦易陈。

和李太白泰山一首

泰山天地极,邹鲁圣贤关。


周匝二千里,卓然位其间。


五文合泗水,八荒无竞山。


扶舆清淑运,日夜何曾闲。


尼山连峄阜,岂徒翠浮鬟。


轩辕与羲昊,孔孟垂曾颜。


正气尽此出,高哉其可攀。

上致用院李同知论海舶

易经致民用,肇自羲农先。


耒耜既生聚,市易还懋迁。


公私不交病,本末无倒悬。


古人致主术,称物靡有偏。


厥初禹作贡,不但中邦田。


四海自锡贡,不惮来远边。


碣石来冀右,海岱青徐连。


东南并淮扬,亦自江海沿。


夫岂宝远物,有道归陶甄。


成周制国用,半在周官编。


虞衡与商贾,胡不末利捐。


艰难开国心,什一犹欲蠲。


裒益固有道,公功格皇天。


后儒不知学,说理多虚玄。


生财昧大道,民命是益朘。


管商一作俑,蠹弊贻千年。


渔盐尚抑末,奈何诱开阡。


怀清一以筑,茕独堪哀怜。


封君擅半赋,公私重熬煎。


寒机冻女手,汗粒赪农肩。


织衣不上体,舂粟不下咽。


伤哉力田家,欲说涕泪涟。


何如弃之去,逐末利百千。


矧此贾舶人,入海如登仙。


远穷象齿徼,深入骊珠渊。


大贝与南琛,错落万斛船。


取之人不伤,用之我何愆。


奈何昧轻重,屑屑穷算鞭。


锱铢较鹭股,漏网鱼吞船。


安得体国臣,为天掘玑璇。


上资国脉寿,下拯民瘼阗。


朝夕禹贡志,菲食甘胝胼。


九载不入门,千古孰与贤。


更想公旦心,待旦尤乾乾。


世俗吝与骄,曾不丝毫牵。


所以泰和治,常在虞周前。


此道久已亡,利欲充培埏。


岂曰治不及,曾是心无传。


明公中州杰,自是天分全。


问学甚充厚,愿力还精坚。


溥物功不劳,无欲心湛然。


维此一枢轴,实秉大化权。


利用六府修,制用九府圜。


古人不可作,得意皆蹄筌。


谁哉识治本,理此大化弦。


三代事寂寞,念之中心悁。


书生武夷客,偶此来海堧,


使者采风谣,诗歌寓惓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