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晏殊的诗集6128条

次韵钱济明访定力僧及寄吴行古三首 其一

门前朝市喧,门内山谷寂。昨来有虑心,到此了无迹。


况复有高僧,炯炯双眼碧。渠今未易亲,拄杖鸣百尺。


知君从之游,勤我遥相忆。安得双树傍,题名拂尘壁。

满江红·小立危亭

小立危亭,风惨淡、斜阳满目。望渺渺、湘江一派,楚山千簇。芳草连云迷远树,断霞散绮飞孤鹜。感骚人、赋客向来词,愁如束。


嗟远宦,甘微粟。惊世事,伤浮俗。且经营一醉,未怀荣辱。君不见、渊明归去后,一觞自泛东篱菊。仰高风、寂寞奠生刍,人如玉。

参寥示简元规诗用其韵寄之

千岩万壑久青天,一钵新从淮上旋。


昨日浮云今止水,谁知庵内更无边。

白云山房次韵马道士虚中三首

閒愁不断连天远,浊醪快似并州剪。


兴亡得丧横胸中,冰消雪释春风转。


我本不学抱朴翁,何修致此丹砂容。


服食呼吸能还童,不如但饮瑠璃钟。


宝莲山南屡簪聚,醉乡不省归来归。


东邻西舍姓名谁,但记门前大樗树。

山鹕

大如青菜小如乌,色亦苍然二者俱。嗣岁不惟催布谷,可人尤是劝提壶。


巧兼琴弄端谁使,追得年光赖尔呼。萱草堂高欣属耳,筠笼随我入东吴。

到此

到此添离恨,垂杨已拂肩。


担轻缘少镪,衣暖欲抽绵。


春事遽如许,客怀殊未然。


竹篱沽酒市,雨湿杏花烟。

题庐山白莲社十八贤图

六老臞儒十二僧,柴桑醉士肯为朋。


葫芦自与葫芦缠,更要閒人缠葛藤。

怀方严州 其二

八十一年终,堪嗟旅衬穷。胸中元耿耿,身外竟空空。


白首太玄草,紫阳虚谷翁。平生有遗恨,五马未乘骢。

贺傅寺丞喜雨二十六韵

去冬九旬已渴雨,那意今春渴尤苦。


自开正元越三月,生意全蛰不闯吐。


阳威烈烈炽盛夏,田野熬熬剧焦釜。


新秧既长且乾萎,播种无由可入土。


农民望雨若倒垂,类叹天命我无所。


太守念膺民命寄,如伤体肤痛心膂。


奔祷山川社稷前,下及百祠靡不举。


坛告雷师雷莫闻,江叩龙神龙弗顾。


间或沾酒随即收,翘想滂霈殊乌有。


日切一日不遑宁,直欲代牲实笾俎。


精虔充积四十朝,幽明贯彻忽无阻。


季春望夜五鼓余。瓦鸣琢琢檐垂缕。


起来四顾云黑暝,阿香驱车震鼍鼓。


甘霔一番复一番,达昼倾贫莫之御。


东阡西陌土膏溶,负耒荷锄翕旁午。


父语其子兄语弟,或曰我侯感格故。


滴滴皆是真珠饭,天救我民赐我哺。


非我下民能动天,侯泽我民如父母。


既优既渥尚未已,实颖实栗决可睹。


人解戚容为懽忻,岁转凶兆为丰阜。


从知天人本一机,气脉注通有如许。


端犹影响应形声,证验昭昭真足数。


亦侯作霖大手段,家学渊源传自古。


岂徒蕞尔南漳滨,特私所惠偏一坞。


抑将天下济苍生,行赴九重大用汝。

入武夷山二首

试问山中亦何好,见山便自喜居山。


不堪造物半生役,枉使男儿百岁闲。


天柱沈冥阴雨外,幔亭缥渺彩云间。


苍生辛苦何终极,控鹤仙人云不还。

入邑 其二

野蔓侵沙径,山泉渡石梁。树头蚕葚熟,篱下雀梅香。


人与春光老,閒随日影长。撚须吟不就,穷杀孟襄阳。

甲子岁旦

天开正旦宿云收,宇宙回和气浮。


岁换上元新甲子,时同太古旧春秋。


朱颜不逐年华改,清思惟从造化游。


柏酒满斟吟兴动,题诗记节自赓酬。

送天台杨仲儒秀才如此

送君诗者悉豪雄,男子身穷道不穷。


为问何凭游海内,唯应所恃在胸中。


渡过淮水即河水,路背南风多北风。


谁料褐衣抱珠璧,九霄夜月贯长虹。

留城

夜半辽东白鹤归,旧来巢处立多时。


门关落日千家静,旗颭秋风万马嘶。


文堰石台空有谶,画堂翠幕更无诗。


悠悠往事俱尘土,只有寒流是古溪。

赠云屋瑞上人

名缁今已绝,见汝忽惊神。


昔日陪三卫,多年护九宸。


漫从鸡帻报,长与蠹编亲。


汉幄垂前箸,秦关痛只轮。


骤惊沦宝玉,何惜禠冠巾。


往事怜蜗国,余生脱雁臣。


片云聊作屋,死树自观身。


空钵宁无食,枵囊别有珍。


跣行千里近,冻卧八寒春。


像喜图佳士,名虚彻贵人。


论诗色泾渭,无俗意参辰。


余子一时尽,高流百世新。


公能追慧远,吾或可遗民。


剃栉虽殊相,澄江月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