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杨万里的诗集539条

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 其三

山童不解事,著火太酷烈。要输不尽香,急唤薄银叶。

午睡起

永昼能不倦,亭午思小睡。竹床热如晒,展转竟无寐。

起来搔白首,百匝绕檐际。政当眊氉中,忽有一奇事。

一风北户来,穿度南窗外。窗外蕙初花,披拂动香气。

老夫得一凉,洒然有生意。来日当此时,未知复何似。

秋日早起

鸡鸣钟未鸣,不知乡晨否。起来恐惊众,未敢启户牖。

残灯吐芒角,上下两银帚。定眼试谛观,散作飞电走。

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 其三

我昔如汝长,壮志在四方。集贤给笔札,秉烛促夜装。

平明出门去,振衣不徬徨。先君泫然泣,感我令我伤。

先君顾我语,汝行勿断肠。它日汝养子,此悲会身当。

老怀追陈迹,心折涕泗滂。

筠庵

故老谈李仙,晋日上寥廓。随身无长物,止跨一只鹤。

鹤本非胎生,古卵尚遗壳。千年石似坚,覆在凤山脚。

寒宵晦风雨,神光照岩壑。犬嘷鸡夜鸣,龙遗人寝愕。

祇今筠庵是,因物非绳削。当时抱破处,作门不关钥。

盖以一把茅,聊以护霜雹。遐瞻如钓翁,蓑衣逐层著。

我来验幽讨,意尚疑谚谑。雾中披羽衣,砌下脱芒屩。

入户环仰观,中空生响诺。不见朱顶雏,犹存雪色膜。

松梢双老鹳,戛然下檐角。老夫忽心惊,不敢小盘礴。

再并赋瑞香水仙兰三花

水仙头重力纤弱,碧柳腰支黄玉萼。娉娉袅袅谁为扶,瑞香在旁扶著渠。

春兰初芽嫩仍短,娇如稚子无人管。瑞香绿荫浓如云,风日不到况路尘。

春时各在一山许,畦丁作媒得相聚。三花异种复异妆,三花同韵更同香。

诗人喜渠伴幽独,不道被渠教断肠。

正月十二日游东坡白鹤峰故居其北思无邪斋真迹犹存

诗人自古例迁谪,苏李夜郎并惠州。人言造物困嘲弄,故遣各捉一处囚。

不知天公爱佳句,曲与诗人为地头。诗人眼底高四海,万象不足供诗愁。

帝将湖海赐汤沐,仅仅可以当冥搜。却令玉堂挥翰手,为提椽笔判罗浮。

罗浮山色浓泼黛,丰湖水光先得秋。东坡日与群仙游,朝发昆阆夕不周。

云冠霞佩照宇宙,金章玉句鸣天球。但登诗坛将骚雅,底用蚁穴封王侯。

元符诸贤下石者,祗与千载掩鼻羞。我来剥啄王粲宅,鹤峰无恙江空流。

安知先生百岁后,不来弄月白蘋洲。无人挽住乞一句,犹道雪乳冰湍不。

当年醉里题壁处,六丁已遣雷电收。独遗无邪四个字,鸾飘凤泊蟠银钩。

如今亦无合江楼,嘉祐破寺风飕飕。

中元日晓登碧落堂望南北山二首 其一

节里少公事,底忙起侵晨。望秋怯残暑,及此东未暾。

登山俯平野,万壑皆白云。身在白云上,不知云绕身。

多稼亭上望三山,中峰独秀而低

三山道是远连天,亭上看来只近檐。


可惜当初低少许,三山幸有一峰炎。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

月色如霜不粟肌,月光如水不沾衣。


一年没赛中元节,政是初凉未冷时。

读笠泽丛书三首

松江县尹送图经,中有唐诗喜不胜。


看到灯青仍火冷,双眸如割脚如冰。

明发泷头

黑甜偏至五更浓,强起侵星敢小慵。


输与山云能样嬾,日高犹宿夜来峰。

中元日早起

欲借微凉问万松,万松自热诉无风。


清晨秋暑已如许,那更斜阳与日中。

赠法才师

才公南华别,不见八年许。


瓣香宗混融,只眼半唐举。


聊将笋蕨觜,戏作冠剑语。


天还在壶中,云却归何处。

海棠四首

小园不到负今晨,晚唤娇红伴老身。


落日争明那肯暮,艳妆一出更无春。


树间露坐看摇影,酒底花光并入唇。


银烛不烧渠不睡,梢头恰恰挂冰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