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苏舜钦的诗集210条

和丹阳公素学士晚望见怀

古郡登临足胜游,使君才调更风流。过云送雨海山暗,斜日催蝉江树秋。


屡辱嘉招嗟放弃,又传新咏慰淹留。霜天乘兴当西谒,共醉城尖四望楼。

春暮初晴自御宿川之华严寺

春暮曾无属物心,野行聊得据鞍吟。路经废苑情通古,水绕苍山意共深。


残日花间浮暖艳,断云楼外卷轻阴。骚人自昔伤鶗鴂,休苦风前送好音。

太行道

行行太行道,一步三太息。念厥造化初,春何险此极。


左右无底壑,前后至顽石。高者欲作天明党,深者疑断地血脉。


夜中岩下埋斗杓,日午阴壁风雪号。攀缘有路到绝仞,四望群峰合沓如波涛。


忽至逼侧处,咫尺颠坠恐莫逃。嗟乎古昔未开时,隔绝往来人不思。


淳源一破山岳碎,巧心遂去缘崄巇。崄巇不穷甚可畏,悼此二者亡其宜。


天地不自崄,崄由人为之。彼车摧轮马伤足,中路勿叹勿恸哭。


世上安涂故有焉,孰使汝行此道躯高轩,丧坠不收宜尔然。

览含元殿基因想昔时朝会之盛且感其兴废之故

在昔朝元日,千门动地来。方隅正无事,辅相复多才。


仗下簪缨肃,天中伞扇开。皇威瞻斗极,曙色辨崔嵬。


赤案波光卷,鸣梢殿尾回。熊罴驱禁卫,雨露覆兰台。


横赐倾中帑,穷奢役九垓。只知营国用,不畏屈民财。


翠辇还移幸,旻天未悔灾。群心争困兽,回首变寒灰。


曾以安无虑,翻令世所哀。行人看碧瓦,独鸟下苍苔。


虽念陵为谷,遥知祸有胎。青编遗迹在,此地亦悠哉。

金山寺

孤峰涌沧江,突兀台殿积。惊波四面起,日夜走霹雳。


阴壑滀风云,阳厓产金碧。离披万年树,根抱太古石。


修廊围峻阁,窈窕压山脊。宝像浮海来,珠缨冷光滴。


叩阑见鼋鼍,扬首意自得。偃蹇互出没,日此饱馀食。


又有翠羽禽,群飞喜宾客。口衔绀蒂花,近我若相识。


开轩心旷绝,上下无异色。气象特清壮,所览辄快适。


予心本高洒,误为尘土隔。不知人间世,有此物外迹。


落日将登舟,低回空自惜。

杨子江观风浪

晚至瓜州渡,击舟泊西湾。日落暴风起,大浪得纵观。


凭凌积石岸,吐吞天外山。霹雳左右作,雪洒六月寒。


吁嗟至柔物,威壮不可干。若为神龙凭,气势非一端。


大舰失所操,翻覆如转丸。高山虽有路,辙险马足酸。


居朝号安逸,重禄多忧患。争得清静交,共骑双翔鸾。


矫翅入赤霄,不见此险难。奈何蚩蚩众,共处天壤间。


因知古圣人,立法万世安。济川作舟梁,铸鼎穷神奸。


朝廷布礼度,粲粲莫可删。后来渐破坏,所向行路难。


凶邪得骋志,物命遭摧残。视此念古昔,杖藜空盘桓。

韩忠宪公挽词二首 其一

才发经纶地,心开忠义源。朝端遗盛业,泉下閟英魂。


储禁追封美,仪曹集谥尊。他年还驷马,馀德在高门。

大小言 其二

托身螟两睫,卜都牛一毛。奔驰万里外,终不出秋毫。

送陈生还乌龙山旧居

百丈清溪见戏鳞,严公祠宇与天邻。此中旧隐君归去,笑指人寰一片尘。

长安春日效东野

前秋长安春,今春长安秋。节物自荣悴,我有乐与忧。


穷阎何卑漏,时燕不见投。门庭谢过从,兰萌舒绿柔。


燕托喜广厦,亦非善是仇。兰生静愈茂,堪将义为俦。


芳香诚可慕,对之蠲穷愁。

使风

长风天外来,十幅健帆开。仰首飞云合,牵心翠竹回。


闲观水知性,静与睡为媒。始觉扬舲快,疲驽亦可哀。

寿阳閒望有感

维舟亭下偶登临,下蔡风流古至今。远岭抱淮随曲折,乱云行野乍晴阴。


幽人憔悴搔白首,啼鸟哀鸣思故林。触处涂穷何足恸,直回天地入悲吟。

游洛中内

洛阳宫殿郁嵯峨,千古荣华逐逝波。别殿秋高风淅沥,后园春老树婆娑。


露凝碧瓦寒光满,日转觚棱暖艳多。早晚金舆此游幸,凤楼前后看山河。

寄题赵叔平嘉树亭

嘉树名亭古意同,拂檐围砌共青葱。午阴闲淡茶烟外,晓韵萧疏睡雨中。


开户常时对君子,绕轩终日是清风。盘根得地年年盛,岂学春林一晌红。

题广喜法师堂

我为名驱苦俗尘,师知法喜自怡神。未知欢戚两忘者,始是人间出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