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梅尧臣的诗集375条

送洪州通判何太博先归新淦

拜官江上客,乘马不乘船。


独畏蛟龙浪,将归风雨天。


葛花侵野径,源水入腴田。


君住巴丘下,西山道路连。

送胡臣秀才

汴水日夜浅,归船不可留。


天高云就岭,地冷雁回洲。


江馆鱼堪食,家林橘已收。


平生素业在,莫见里人羞。

谕鸥

翩翩沙上鸥,安用避渔舟。


渔人在鱼利,何异尔所求。

依韵和李君读余注孙子

我世本儒术,所谈圣人篇。


圣篇辟乎道,信谓天地根。


众贤发蕴奥,授业称专门。


传笺与注解,璨璨今犹存。


始欲沿其学,陈迹不可言。


唯余兵家说,自昔罕所论。


因暇聊发箧,故读尚可温。


将为文者备,岂必握武贲。


终资仁义师,焉愧道德藩。


挥毫试析理,已厌前辈繁。


信有一日长,可压千载魂。


未涉勿言浅,寻流方见源。


庙谋盛夔禼,正议灭乌孙。


吾徒诚合进,尚念有新尊。

山茶花树子赠李廷老

南国有嘉树,花若赤玉杯。
曾无冬春改,常冒霰雪开。
客从天目来,移比琼与瑰。
赠我居大梁,蓬门方尘埃。
举武尚有碍,何地可以栽。
每游平棘侯,大第夹青槐。
朱栏植奇卉,靡碧为壅台。
於此岂不宜,亟致勿徘徊。
将看荣茂时,莫嗤寒园梅。

送刘纠曹

溪边前日君辞我,江上今朝我送君。


自去芦洲寄消息,故人犹在武昌军。

同诸韩及孙曼叔晚游西湖三首

烁电未成雨,凉风先入衣。


青天忽开影,红日尚余晖。


蛱蝶作团起,蜻蜓相戴飞。


嘲谑不觉夕,跨马月中归。

自感二首

我不嫌髭白,白髭何自落。


虽然失丑衰,将恐日髭薄。


有生无不老,岁事看秋箨。


一身忧已大,毫发谁能度。

和晚花

春花莫厌早,秋草莫厌迟。


各不相羡慕,荣楁乃系时。


芙蓉东篱英,虽晚亦自宜。


霜前给给开,霜後差差萎。


深处有孤萼,寒月尚见披。


野蜂徒爱香,冻翼不能支。


抱枝无力去,悯然见恩私。

送阎仲孚郎中南游山水

蜀山难于上青天,闻之李白为旧传。蜀客往返曾又然,奇峰又与三峡连。


巫阳神女暮为雨,飞入楚台王梦旃。相如杨雄不道此,宋玉景差其赋偏。


西州才子邯郸守,怀章往代尚踰年。家住岷峨多北宦,乘闲因借下江船。


未浮洞庭沅湘去,还探禹穴希马迁。春申楼观已不见,子胥怒涛犹满川。


钱塘太守同乡里,一见君来颜已喜。甘馔香脆与君游,诗贮箧囊携不起。


浣沙溪头西子家,自寻锦石菖蒲花。扫归成都与士誇,君平曾已悟星槎。

送白秀才福州省亲

士忧行不脩,不忧禄不及。之子久好学,何患名未立。


圣时开贤科,子独不肯入。固非远仕进,服期难赴集。


南归慰亲颜,道路正暑湿。悠悠几千里,赤日薄行笠。


暂憩青林下,赖有寒泉汲。漱齿去尘埃,土风须渐袭。

正仲往灵济庙观重台梅

玉盘叠捧溪女归,鱼鳞作室待水婓。


竹间山鬼入夜啼,古庙久闭谁启扉。


屈原憔悴江之圻,芙蓉木兰托兴微。


贾谊未召绛灌挤,香草嘉禾徒菲菲。


曾无半辞助诃讥,国风幸赖相因依。

正月二十四日同江邻几韩持国过师商庙

大梁城西隅,竞传师商庙。


二坟在其傍,枯棘谁往吊。


予尝发梦寐,事已验曩少。


时逾二十春,偶过非素料。


江韩寔并驾,寂默苦同调。


下马共罗拜,惊愚真可笑。


致恭古贤人,且异媚近要。


在昔魏公子,夷门尊隐燿。


终知养松筠,曾不类蒿藋。


我辈颇识公,虚名何所钧。

送曾子固苏轼

屈宋出于楚,王马出于蜀。荀杨亦二国,自接大儒躅。


各去百数年,高下非近局。钩陈豹尾科,登俊何炳缛。


楚蜀得曾苏,超然皆绝足。父子兄弟间,光辉自联属。


古何相辽阔,今何相迩续。朝廷有巨公,讲索无遗录。


正如唐虞时,元凯同启沃。何言五百载,此论不可告。


二君从兹归,名价同惊俗。

答鹅湖长老绍元示太玄图

鹅湖有鹅吾不问,鹅湖无鹅吾不疑。


道士须换黄庭经,释子自明太玄辞。


噫嘻兮此意迥与山阴别,我亦曾非逸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