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王禹偁的诗集419条

惠山寺留题

吟入惠山山下寺,古泉闲挹味何嘉。


好抛此日陶潜米,学煮当年陆羽茶。


犹负片心眠水石,略开尘眼识烟霞。


劳生未了还东去,孤棹寒篷宿浪花。

暮春

索寞红芳又一年,老郎空解惜春残。


才闻莺啭夸杨柳,已被蝉声哭牡丹。


壮志休磨三尺剑,白头谁藉两梁冠。


酒罇何必劳人劝,且折余花更尽欢。

上寺留题

松杉疏瘦簇山根,楼殿参差对郭门。


不惜马蹄来北寺,为怜熊耳在西轩。


云生石砌摇寒影,泉汲铜瓶露冻痕。


迁客频来何所得,一丛修竹拂吟魂。

太一宫祭回马上偶作寄韩德纯道士

去年暨今夏,承诏祠天神。


昔当摇落时,宫叶红纷纷。


此来芳春暮,宫草青蓁蓁。


三日奉斋洁,百骸祛垢氛。


御署致恭虔,天香何絪縕。


监祀黄门郎,摄官紫微臣。


松枝拂剑佩,树影光搢紳。


灯烛晃白昼,香花蔼清芬。


金殿礼神仙,瑶坛醮星辰。


至诚不为己,玄鉴当福仁。


质明祀事毕,复命趋紫宸。


扬鞭入村落,缓辔聊逡巡。


麦田少时雨,蚕月无闲人。


自惭怀禄仕,蠹此力穑民。


又抛三洞趣,来入九衢尘。


不如韩道士,长此养天真。

内翰毕学士外制迤舍人故仈部阁老王公之门生

掌贡司言耀圣朝,宦途屯否收难逃。


雄文自贮胸中甲,直气谁防笑里刀。


黄阁不登名甚屈,紫垣终老道弥高。


君看身後荣多少,两制门生伴凤毛。

怀贤诗之王枢密

西枢经纬才,慷慨遇真主。


文学中甲科,风云参霸府。


直躬在密勿,未始畏强御。


憑案读古书,箕踞视太祖。


泽欲浸生民,化将还邃古。


拆寺遇武宗,排佛如韩愈。


尽发群苾芻,使之艺禾黍。


兵威遂强盛,人力不耗蠹。


世宗征淮甸,委任当留务。


马前拜侯伯,阶下列椹斧。


叱咤气生风,将校汗如雨。


手筑太平基,胼胝不辍杵。


具瞻人有望,衰运时不与。


修短天难忱,歼夺民何怙。


恩深与小敛,抚椁甚悲沮。


云亡复殄瘁,前哲非虚语。


世岂乏贤良,才难具文武。


历象过羲和,文章敌燕许。


可能随众人,冥寞归尘土。


子孙虽众多,必复事未睹。


谁铭迁客诗,高揭王公墓。

秋莺歌

淮南八月尚有莺,关关无异来时声。


东风抬举如篁舌,何事经秋犹未绝。


饥鸶病鹤亦能鸣,凤鸟不听何处说。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

国丧三台首,家藏五庙尊。


纪功谁秉笔,册赠帝临轩。


盛德留千古,贞魂闭九原。


皇情弥轸悼,天柱折昆仑。

仲咸就加郡印因以四韵贺而勉之

如何小郡滞清贤,未得徵归振鹭班。


莫怕三年持汉诏,犹胜迁客卧商山。


俱谙宦路须推命,同有诗情合好闲。


唯是谪官无考限,比君知向几时还。

阙题

不知鸣玉溪山下,何似仙娥水石间。


免被寻常桃李妬,自开自落隐商山。

残句:学士旧班云捧日

学士旧班云捧日,使君新政雨随车。

长洲遣兴

七十浮生已半生,徒劳何日见功名。


折腰米贱堪羞死,负郭田荒好力耕。


庭鹤惯侵孤坐影,邻鸡应信夜吟声。


年来更待贤良诏,咫尺松江未濯缨。

残句:蜘蛛虽巧不如蚕

蜘蛛虽巧不如蚕。

池上作

未遂沧洲去,池边弄绿波。


醉浮船底兀,吟遶履痕多。


静照新华发,沉思旧钓蓑。


晚凉得幽趣,鱼戏上圆荷。

阁下暮春

诏书稀少日何长,闲枕通中睡一场。


院吏报来丞相出,紫微花影上东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