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曾巩的诗集375条

荔枝四首 其一

剖见隋珠醉眼开,丹砂缘手落尘埃。谁能有力如黄犊?摘尽繁星始下来。

湘寇

衡湘有寇未诛剪,杀气凛凛围江浔。


北兵居南匪便习,若以大舶乘高岑。


伧人操兵快如鹘,千百其旅巢深林。


超突溪崖出又伏,势变不易施戈镡。


能者张弓入城郭,连邑累镇遭驱侵。


群党争夸杀吏士,白骨弃野谁棺衾。


貔貅数万直何用,月费空已逾千金。


楚为贫乡乃其素,应此调发宁能禁。


捷如马援不得志,强曳两足登嵚崟乌蚁睢盱倚岩险,


此虏难胜端非今。较然大体著方册,


唯用守长怀其心。祝良张侨乃真选,


李瑑道古徒为擒。呜呼庙堂不慎择,


彼士龊龊何能任。大中咸通乃商鉴,


养以岁月其忧深。愿书此语致太史,


献之以补丹扆箴。

越州赵公救灾记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史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成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半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保致仕,家于衢。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

寄欧阳舍人书

  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及世之衰,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常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则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其追睎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繇,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抑又思若巩之浅薄滞拙,而先生进之,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显之,则世之魁闳豪杰不世出之士,其谁不愿进于门?潜遁幽抑之士,其谁不有望于世?善谁不为,而恶谁不愧以惧?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孙?为人之子孙者,孰不欲宠荣其父祖?此数美者,一归于先生。既拜赐之辱,且敢进其所以然。所谕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详焉?愧甚,不宣。巩再拜。

酬柳国博

行止恂恂所褒,东南佳誉映时髦。


洞无畦畛心常坦,凛若冰霜节最高。


朱绂少留居客左,白头难敌是诗豪。


须知别后山城守,怅望归艎送目劳。

北归三首

终日思归今日归,著鞭鞭马尚嫌迟。


曲台殿里官虽冷,须胜天涯海角时。

孔明

称吴称魏已纷纷,渭水西边独汉臣。


平日将军不三顾,寻常田里带经人。

首夏

乱崖蒸润滴嵯峨,苒苒生云雨意多。


已爱破山泉漱玉,更怜垂垅麦翻波。


妖红落后新篁出,老绿浓时野鸟过。


还与北窗添睡思,尽抛尘上养天和。

和酬孙少述

自信箪瓢乐,宁羞猿鹤惊。


论高知峻节,交淡见纯诚。


自昔心无间,相逢眼更明。


何当荐有道,坐想软输迎。

寄题饶君茂才葆光庵

适意藜羹与布裘,结庐人境地还幽。


清谈汝水孤猿夜,爽气麻源一叶秋。


应有风骚归健笔,可无尊酒付扁舟。


因君更起家园兴,梦寐思从几杖游。

西湖纳凉

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


鱼戏一篙新浪满,鸟啼千步绿阴成。


虹腰隐隐松桥出,鹢首峨峨画舫行。


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

窃食东州岁未期,蓬莱人问几时归。


凭阑到处临清泚,开阁终朝对翠微。


两印每闲军市静,双旌多偃送迎稀。


一枝数位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舞鹤

蓬瀛归未得,偃翼清溪阴。


忽闻瑶琴奏,遂舞玉山岑。


舞罢复嘹唳,谁知天外心。

发松门寄介甫

南风夜发吹孤舟,起视北极星辰稠。


晓开征帆破长浪,挟以两橹当中流。


松门东面见庐阜,其上少日烟气浮。


舟人指我极四望,黑处无底蛟龙湫。


槠溪左蠡信浩荡,两涘若粒分冈丘。


落星囷囷孰可状,清汉夜独垂牵牛。


故人曾期此同载,舍櫂直抵云山游。


念今五载负斯语,心独动荡风中斿。


况闻肥遯须山在,早时事力胡能谋。


所嗟亲老食未足,安得一亩操锄耰。


此言此笑吾此取,非子世孰吾相投。


今谐与子脱然去,亦有文字歌唐周。

句 其六

割蚌珠的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