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李曾伯的诗集556条

庚戌过浯溪读中兴碑

峿山一何青,浯水一何绿。


上有唐朝碑,苍崖与天矗。


清庙倣遗音,灵武号实录。


其笔走风雷,其文贵金玉。


曾经两贤手,足耀千载目。


后来纪名氏,前鑱后且续。


岂无黄绢辞,中寓白圭读。


一辞不敢措,我惧此碑辱。


虽然勿泥古,咏叹岂不足。


岳将降甫申,吾皇车攻复。


将墨东海水,且汗南山竹。


勒功岱嵩顶,岂但清溪曲。

水调歌头(幕府有和,再用韵)

枣颊上秋色,朔漠寇南来。斧塘锋猬棼集,腥雾扫难开。细看眼前局面,惊落人间匕箸,砥柱者谁哉。熊虎贾余勇,狐兔等轻埃。


炮雷轰,戈日耀,阵云排。不图风定波息,谈笑静长淮。要诧穿杨妙手,乘早闹蓝抽脚,谁拙又谁才。束起楼兰剑,归钓子陵台。

和王潜斋韵送闻人松庵二首

子之为术我为官,以易占之火在山。


同在双湖湖上住,大家携手故乡还。

满江红(丙辰生初自赋)

明日生初,还知否、明年六十。嗟老矣、满头都缟,寸心犹赤。三十载间尘土债,几千里外风涛役。赖君天、许放故山归,恩无极。


出而作,入而息。美可茹,鲜可食。任浩书空咄,禹笑人寂。断国谋王非我事,抱孙弄子聊吾适。且从今、时复一中之,杯中物。

重庆阃治十咏·六角亭

四维风折势,一片雪同规。


花竹丛间着,开樽沦苟茗宜。

过三衢道士郑云谷出示谢叔达诗因和韵

世事阅江浪,高情寄空云。


佳气挹西爽,好风来南薰。


交情怀契阔,行役苦缤纷。


一节岁寒在,东山有此君。

水调歌头(自和)

佳月四时有,举世重中秋。金明水秀竞爽,亘古景难酬。爝火繁星退敛,桂海冰天洞照,清影遍神州。万象自妍丑,一鉴碧虚浮。


昔苏张,夸玉界,赋琼楼。素娥阅人多矣,不怕雪添头。只恐参横斗转,还又酒阑歌散,醉态醒堪羞。安得真仙术,兔魄驻西流。

衡阳道间 其三

风著征裘怯晚寒,一番春事在征鞍。羞听后骑鸣笳鼓,赢得儿童夹道看。

道间见梅

虚檐索笑几逡巡,不得春风不肯春。


忽睹冰肌傍官道,相逢霜鬓在征尘。


怜渠孤迥犹寒畯,慰我漂摇类故人。


犹赖东君不捐弃,枝无南北一番新。

满江红(立春招云岩,再和以谢之)

草草春盘,那敢赋、丝青玉白。湘波动、应怀归思,柳催行色。冻逐寒梢残雪解,暖随野烧轻烟入。举人间、无物不光辉,东皇德。


莺燕报,朱门客。乌兔老,红尘役。羡翠轺多暇,彩花新出。捧日东城行应制,去天只隔城南尺。趁五更、桦烛向端闱,班常伯。

宴嘉兴谢守乐语口号

辄从荀玉镇扶风,政事龚黄一样同。


白发归田嗟我老,黑头入相属之公。


萧然旧菊荒芜里,欣在甘棠蔽芾中。


诏下鸳湖天咫尺,好风行送画船东。

赋新茶

建岭人夸第一纲,湘中热后已先尝。


虽然声价殊官焙,反觉山家气味长。

和水竹梅烛韵 其二

谁将花烛聘东风,与海棠时恨不同。意已不求真会合,何妨一白对千红。

壬午昌化道间

暑雨祁寒路两经,二童一马影冷竮。


檐花夜滴溪添绿,云叶暮横山减青。


箬笠芒鞋今古道,竹篱茅店短长亭。


未妨老子登临兴,解却征鞍且暂停。

术士余云谷求诗和永国韵

心悟玄机妙不传,家虽谷口近平泉。


且谈方外山林乐,休诧人间将相权。


世事何如难逆睹,吾生已矣莫多缠。


未能免俗聊相问,更活耕桑得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