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李曾伯的诗集556条

题怀达楼

心远目难尽,境须诗与论。


风樯谁客艇,烟树某家村。


野草春千古,江天月一痕。


旧时方册事,一笑付方樽。

题越观和方孚若韵

檐阴寂寂转西迟,检点春工倍费诗。


烟树郁苍何处洞,雨苔斑驳旧人碑。


清泉白石仙游地,芳草绿阴晴昼时。


目送水云谁领会,沙鸥点点柳丝丝。

挽别大参二首

早年公已阿戎知,几与征西履屐随。


百六椽间无足纪,二三子侧每相思。


重来荆渚平生若,宁复苕溪一见之。


哀此哲人今已矣,诗兮岂但哭吾私。

题推篷梅轴

玉奴梳洗罢,半面露新妆。


江岸数枝影,篷窗一罅香。


横披含晓色,卧对压春芳。


庚岭几多力,剡溪方寸长。


萧然临水月,即之贯冰霜。


老出墨池手,清入诗人肠。


孤梢亚篱落,全树嗤玉堂。


故旧解后见,隽永约略尝。


熏羞篆鼎供,醉梦纸帐傍。


赖君润色工,着我怀袖藏。


太繁厌易启,所取廉毋伤。


谁为语逋逊,持此同相羊。

过江陵和黄虚舟韵 其一

诗从双井来,太史氏复作。一苇天地旋,玄酒滋味薄。


有田付鸰原,比屋赖虎幄。却笑草玄池,投阁嗟寂寞。

曾总干以乃尊侍郎二诗见示和韵

别公知阅几桑阴,玉笋山中旧隐寻。


郾暮联镳来自旧,泾舟共楫继由今。


一门翁季芝兰味,四海弟兄金石心。


塞上西风渐萧瑟,书来毋惜寄规箴。

过江陵和黄虚舟韵四首

诗从双井来,太史氏复作。


一苇天地旋,玄酒滋味薄。


有田付鴒原,比屋赖虎幄。


却笑草玄池,投阁嗟寂寞。

道间见梅

虚檐索笑几逡巡,不得春风不肯春。


忽睹冰肌傍官道,相逢霜鬓在征尘。


怜渠孤迥犹寒畯,慰我漂摇类故人。


犹赖东君不捐弃,枝无南北一番新。

和邓巽坡见寄元夕韵

一笑芳宵万虑平,诗翁犹自假诗鸣。


名邦想见灯成市,病骨相忘月暗城。


人事谁能记今昨,天公都莫管阴晴。


窗前细读梅花句,但觉身轻眼倍明。

仲宣楼落成和吴深源制参韵

巍楼耸立千仞壁,熊楚奇观此其一。


苍龙夭矫出一头,下瞰七泽乾坤浮。


平远献状呈几席,气势弹压东西州。


仲宣襟抱六合隘,生阅曹刘几成败。


当时徙倚落日边,岂计嘉名镇长在。


高谈犹想四座惊,好语意得由天成。


景升逝矣建安往,岂浊斯足清斯缨。


今朝我与群贤集,负景还能类前日。


斯楼者天台公,扬厉其谁会椽笔。


嗟今视昔后视今,君子思远而忧深。


运方济泰月在临,有如此水舟同心。


芳名起日炳若揭,老子婆娑众宾悦。

戊申春偶成

半世崎岖鬓已凋,元知官职忌之招。


几番恶梦觉已晚,一片好心磨不消。


枕上岂堪思往日,樽前更莫计明朝。


此身若也填沟壑,犹有来生答圣朝。

立春日雪

剪綵宁如剪水工,瑞烟融出玉龙松。重看腊白不为晚,未到昏黄犹见冬。


多谢玉妃鞭白凤,为催青帝驾苍龙。天心端报丰年喜,一稔相期乐可封。

和水竹梅烛韵 其一

南枝肯领众芳随,一点冠名在处知。摸索暗中香自别,底须绛蜡逼轻肌。

醉蓬莱·指梅花雪片

指梅花雪片,问讯八窗,南枝开未。一点春风,消息岭头寄。太白精神,广平韵度,是岂众芳拟。东阁吟边,水清月淡,不妨游戏。犹记双湖,几番初度,持酒相期,已花为比。鼎味家传,须向玉堂里。吏隐南昌,未应高兴,香在岁寒际。倩取瑶姬,花前一唱,寿吾仙李。

代蜀总直召宴制帅乐语口号

晓来微雨过前溪,见说桃花水正肥。


人送风帆还紫闼,客随星履探测黄扉。


昔陪关上青牛到,今趁辽东白鹤归。


留得春风满全蜀,尚知杨柳赋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