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苏辙的诗集317条

踏藕

春湖柳色黄,宿藕冻犹僵。


翻沼龙蛇动,撑船牙角长。


清泉浴泥滓,粲齿碎冰霜。


莫使新梢尽,炎风翠盖凉。

和子瞻焦山

金山游遍入焦山,舟轻帆急须臾间。


涉江已远风浪阔,游人到此皆争还。


山头冉冉万竿竹,楼阁不见门长关。


金山共此一江水,只有胜绝无此闲。


野僧终日饱一饭,与世相视如髦蛮。


门无舟楫断还往,说法教化鼋鼍顽。


偶然客至话乡国,西望落日低铜镮。


岷峨正在日入处,想象积雪堆青鬟。


稻田一顷良自给,仕宦不返知谁扳。


久安禄廪农事发,强弓一弛无由弯。


行逢佳处辄叹息,想见茅屋藏榛菅。


我知此地便堪隐,稻苗旆旆鱼斑斑。

登嵩山十首 玉女窗

岩窦有虚明,昽昽发晴晓。


真人无俦匹,窗下晨妆早。


门开秋雨入,室静长风扫。


绝迹杳难寻,朱颜未尝老。

送王恪郎中知襄州

魏公德业冠当年,汝守威名竦汉边。


将相传家俱未远,子孙到处各推贤。


风流最喜君真似,符竹连分政得专。


岘首重寻碑堕泪,习池还指客横鞭。


逃亡已觉依刘表,寒俊应须礼浩然。


当有郡人知古意,栏街齐唱接篱篇。

次韵姚道人二首

西山学采薇,东坡学煮羹。


昔在建城市,岂复衣冠情。


朋友日已疏,止接盲赵生。


啬智徇所安,元气赖以存。


时於星寂中,稍护乱与昏。


河流发九地,欲挽升天门。


枉用十年力,仅余一灯温。


老病竟未除,惊呼欲狂奔。


何日新雨余,得就季主论。

秀州僧本莹净照堂

有僧访我携诗卷,自说初成净照堂。


求得篇章书壁素,不论尘土渍衣黄。


故山别后成新岁,归梦春来绕旧房。


看取盈编定何益,客来无语但循墙。

立秋後

伏中苦热焦皮骨,秋後清风渥肺肝。


天地不仁谁念尔,身心无著偶能安。


诗书久为消磨日,毛褐还须准拟寒。


谩许百年知到否,相从一日且盘桓。

思贤堂

杨公守临汝,俯仰八十载。


推迁城市非,散落篇章在。


外物固难必,清名竟安赖。


孤亭右洲渚,斜日到冠佩。


飞翔栋宇回,滉荡波流对。


稍存楸梧高,大剪菰蒲秽。


遗编访诸子,翠石补前废。


吏民亦潸然,未替甘棠爱。

乾荔支

含露迎风惜不尝,故将赤日损容光。
红消白瘦香犹在,想见当年十八娘。

送王适徐州赴举

送别江南春雨淫,北方谁是子知音。
性如白玉烧犹冷,文似朱弦叩愈深。
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
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

石鼻城

千山欲尽垂为鼻,百战皆空但有城。


虎闯穴中秦地恐,龙飞渭上汉江倾。


雍人未有章邯怨,魏将犹存仲达精。


睥睨陵迟春草满,白羊无数向风鸣。

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二康乐楼

邑居欲尽溪山好,不作层楼无奈何。


岩谷满前收蜡屐,漪涟极目卷渔蓑。


安心已得安身法,乐土偏令乐事多。


千里筠阳犹静治,还家一笑定无他。

和子瞻煎茶

年来病懒百不堪,未废饮食求芳甘。


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


相传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


君不见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


我今倦游思故乡,不学南方与北方。


铜铛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转秋萤光。


何时茅檐归去炙背读文字,遣儿折取枯竹女煎汤。

怀渑池寄子瞻兄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过登封阎氏园

秋暑尚烦襟,林泉净客心。


菊残知节过,荷尽觉池深。


疏柳摇山色,青苔遍竹阴。


犹嫌进官道,轣辘听车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