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司马光的诗集900条

邵尧夫先生哀辞二首

慕德闻风久,论交倾盖新。


何须半面旧,不待一言亲。


讲道切磋直,忘怀笑语真。


重言蒙蹠实,佩服敢书绅。

宋相国挽辞二首

仁圣初承绪,敷在籲俊贤。


得人兹最盛,射策独居先。


禁省英声远,岩廊至华宣。


辞荣还故第,三事究高年。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

上阳门外云连草,车马遥遥往来道。


昔王游豫几何年,今人岂识当时好。


明珠翠羽已成尘,道上行人几番老。


当时秋天落宫板,今此婆娑皆合抱。

和圣俞咏昌言五物·淡树石屏

昔行巩洛间,马瘦天复阴。


寒烟淡不收,一拂横长林。


当时无画工,负此清赏心。


今朝石上迹,历历皆可寻。


轻素已纷泊,老榦仍萧森。


坐令高兴还,野气生衣襟。


丹青不耐久,风日易消侵。


何如造化真,更彼岁月沈。


昌言家素贫,购此糜百金。


请镌好事名,千古无销沈。

送白都官归长安

丈夫那肯浪低眉,薄宦空添鬓里丝。


泸水归来山浩荡,都门辞去菊离披。


黄鸡白酒五陵乐,杜曲樊川九谷宜。


复见夫君行直道,空峒气俗未应衰。

八月十五日夜寄友人

故人音信绝,对月动相思。清露滴红叶,此怀当告谁。


秋风广陵郭,正是望涛时。

探花桥

桥边春意近,五马屡徘徊。湖水旦暮渌,林花早晚开。


适因尝酒到,又为赋诗来。借问双华表,经过日几回。

喜李侍郎得西京留台

贱了何为者,栖栖今二毛。


沧波浮片叶,大声载秋毫。


利物物何补,营身身已劳。


羡君遗世纲,脱屣一何高。

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

徐公精笔老生神,石刻犹能妙夺真。


几为通书翻丧宝,愈令好事惜传人。


锋鋩半折犹能健,圭璧微瑕自足珍。


直使尽随如意碎,石家玉树未全贫。

寄题李水部

茅茨临素浐,沃野带长林。日永一堂静,草生三径深。


消忧何用酒,为乐不须琴。扰扰市朝客,无人知此心。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

望远云凝岫,妆余黛散钿。


缥囊承晓露,翠盖拂秋烟。


向慕非葵比,凋零在槿先。


才供少顷玩,空废日高眠。

次韵和冲卿中秋胧月

岂无锦幄翠帘垂,匝树胆灯正赫曦。


共惜月华方满夜,更当秋色中分时。


乌皮几稳风侵鬓,白玉楼高冷透肌。


千里浮云何处断,北来试问雁应知。

送刘促通知泾州

四载一相逢,相逢遽为别。


侪辈日萧条,与君俱白发。


卮酒不暇执,旧游那复说。


忽忽无他言,暑行戒饥渴。

和叔度独登天台水亭

郊外灵潭阔,新亭占曲堤。


戏鱼迎坠絮,惊雉出荒蹊。


绿倒杨梢乱,光翻芰叶齐。


雨余纖朋偃,野迥断云低。


水气常喷薄,天风助惨凄。


何知尘外境,近在郡楼西。

宣徽使河东经略使郑文肃公挽歌二首

璿玑敷帝命,金节护边兵。


尽付将军制,真为儒者荣。


扶摇言上击,濛汜忽西倾。


罢市人相吊,纷纷满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