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方回的诗集1390条

次韵王君偕子同来访

愧子初来坞路赊,曾微酒旨与肴嘉。
答诗辄便拈拈笔,接话才能供淡茶。
膝上佳儿如玉雪,山中雪事几风花。
良畴世世勤菑播,终待明时遇宅家。

读素问十六首 其二

真人古不死,变形能登天。圣人乃其亚,在宥亦长年。

尧舜寿踰百,犹若腒腊然。后世妄庸子,多欲求神仙。

次韵邓善之书怀七首 其二

老怀饶感慨,无一可欢娱。久矣还初服,胡然落半途。

流年苏武雁,往事左慈鲈。莫笑腰围减,还堪作酒壶。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 其五

今日都无病,移盆看菊花。极知诗易脔,唯苦酒难赊。

政用匆匆过,何妨小小差。重阳七十度,大半在天涯。

废宅叹

兹为何人宅,桂柏犹苍苍。
楼阁已倾卸,下有室与堂。
窗户半拆卸,髹漆留余光。
釜去存破灶,画剥欹颓墙。
想见全盛时,日夜崇豆觞。
书塾在其左,子弟声琅琅。
问今安所往,岂不有死丧。
死丧则不然,避兵移他乡。
他乡亦不远,深阻逾磵冈。
自古有避地,兵来尚可避。
惟有避役难,追逮穷所至。
昔住大宅人,今为忍冻民。

寄赠介石沈高士并序

荦确崎岖峭壁间,险过巫峡更潼关。
石头莫待微相磕,便合收心早早还。

题杨仲谦走马牵犬图郑某画

渥生汉马真龙种,旅献周獒敌虎威。
时节太平哄花柳,平川牵鞍走如飞。

次韵宾旸观陆右丞王葆真二像

出城挟一儿,策杖极幽邃。
村俗谂父老,古迹按图志。
平生丘园心,贲趾远朝市。
行行墟墓间,是亦有何味,
陆家三太守,此邦荣世仕。
旧祠附学宫,缘情颇应义。
奈何埤雅公,像于王氏置。
君不平其然,似欲删厥位。
俚舛聊举隅,谄媚□触类。
一一口舌争,何事如人意。

野庙

金甲朱衣画壁昏,军声不到暂开门。
数家祈福来浇奠,剪纸糊灯作上元。

次韵李景安提学同过伯几

万卷芸香拥燕居,客来谈论汹淮湖。
精言琴律根前辈,朗诵诗篇压老夫。
胥谓买邻迁爽垲,只应负郭欠膏腴。
真能隐处非难事,恐有天边尺一呼。

早发新城港

月晕竟无风,亦复无社雨。
俗谚犹不验,况乃古书语。
客子上桐江,清晓发鸣橹。
如何秋令半,犹此苦剧暑。
爬肤垢满爪,汗流如炊煮。
今年夏苦寒,悬知当有许。
二僧昨同舟,斗酒取无所。
竟夕卧复起,饥渴相尔汝。
向背迷星辰,回环莽洲渚。
谁家火独明,浩叹感今古。

于氏琵琶行

君不见木兰女郎代戍边,铁甲卧起二十年。
不知谁作古乐府,至今流传木兰篇。
又不见公孙大娘舞剑器,挥霍低昂动天地。
我杜少陵有长歌,每一读之生壮气。
汉时昭君颜如花,强令出塞禁风沙。
马上无以写愁思,推手为琵却手琶。
昭君死作青冢土,琵琶却传来汉家。
一弦一字万怨恨,始听欢乐终咨嗟。
燕代佳人有于氏,春日黄莺韵桃李。
齿犀微露朱砂唇,手荑缓转青葱指。
声外调声非桿拨,意中写意自宫徵。
曲阑歌罢或潸然,何能动人一至此。
有时不用琵琶歌,辩如仪秦勇贲轲。
武昌东西说赤壁,洙洒南北夸黄河。
一炬一失百万却,古今胜败何其多。
拔山盖世亦泪下,骓兮虞兮奈若可。
老夫嗜好无它癖,为尔看朱几成碧。
白发多情似乐天,衫袖江州司马湿。
前身不是木兰旧女郎,今生恐是公孙真大娘。
哦此琵琶敲诗肠,尔或因之姓名香。

阻雪留丹阳苦寒

雪没无行路,风吹欲倒人。
岂堪犹作客,忍负不赀身。
似水惊衣被,如金议炭薪。
从来无许冷,此际岂宜贫。

晴过常州

雪霜何太甚,寒意极今年。
红早迎初日,青还见旧天。
晴光明草屋,暖力破冰田。
堰路应无碍,频频问过船。

红蔷薇花

月桂金沙各斗春,蔷薇红透更精神。
虽然面似佳人笑,满体锋铓解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