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郑清之的诗集265条

南坡口号十八首 其十一

纷纶儿造信多才,果解分风作去来。我向南坡一旬雨,春阴今晓为谁开。

煮白酒送林治中

长门思渴荐寒泉,浪读松醪桂酒篇。
数米酿来成玉洲,传家方秘出金川。
白飞琼斚应归重,红滴珠槽敢忌前。
聊遣朋壶供一笑,平分风月晚凉天。

和林治中雪诗五首 其三

盐虎模糊懵豹貔,玉峰高并自多奇。春先北苑供花事,夜入西淮奏雅诗。


银阙势增开雉尾,贺班香近列蛾眉。看君来岁赓酬笔,移在仪曹进表时。

檐前蜘蛛

如蚕吐纬自萦缠,出没无踪屋陋边。怀毒满身如蝎大,谩张罗网欲谩天。

戏作窗蝇诗

曾记窗蝇古德诗,笑渠未有出头时。


蓦然撞破窗间纸,透出虚空未是迟。

次抱拙妆薄命

落花流水何纷纷,三分春色二分尘。


黄鹂绕树恋不得,蝶蜂浪作花都巡。


昨日繁华今寂寞,飘零多属风雨晨。


金谷无人粉香死,锦踪绣迹俱成陈。


世人重花不重叶,林园自此无精神。


东君年少时,酷爱枝头花。


庸奴桃李妾姚魏,满蹊未数黄娘家。


一朝弃背春风老,懒踏长门阶上草。


芳菲特暂欢,颜色不长好。


白头事人那可期,不堪重赋章台诗。

观史有感

家令身危侯国计,洛阳谗摈涕流书。


都门祖帐何功德,千古徽名说二疏。

目眚忌食戏成

生平未省读食经,蟛蜞何事干荀卿。


霜螯带糟老饕赋,素鳞斫脍晶盘行。


政欲莼鲈饱归兴,肯嫌蛙蛤讥南烹。


谁言厚味多腊毒,坐疑匕箸生戎兵。


缁尘浪欲滓银海,所赖炯炯留元精。


飞蛾扰灯室光暗,很蟆食月天公惊。


我今所患在目睫,口非得罪曹缄铭。


一身百体兼所养,六凿未可分重轻。


讵容贵目乃贱口,无端肠胃甘檗冰。


就令辟谷即仙去,何异馁鼠乘飞翎。


我闻养生先实腹,幸乏明珠买娉婷。


稻鱼粗可足生理,饥梦不到侯门鲭。


更畦菘薤自锄灌,肯与鸡鹜争余赢。


笑揩双目保亡恙,况无传笔如丘明。

可斋陈大卿政成之暇蒐讨河渠为乡国长久虑开万世利非君侯其谁属因效一得以广盛心焉

四明瀛海壖,大田沃多稼。三江纳行潦,九谷偏畏夏。

治水宜讲行,时哉及閒暇。方当暑如惔,孰谓晴可乍。

十雨非所忧,一暴良已怕。东有钱湖浸,寒閒渺无价。

西有它山源,盈科通昼夜。维此两支邑,厥田俱下下。

问之何因尔,水道无所舍。河伯空望洋,旱魃巧乘罅。

缅思井田规,畎浍分溆汊。培浚傥高深,怒潮敢雄跨。

官但督赋舆,谁肯趋田驾。六辅能即功,百泉岂难坝。

愿言均此施,利泽侔造化。尽复淮南陂,端可侪杜亚。

昨虽移韵于兰然石鼎联章不可以不成也再赋一则语以殿众作亦骚之乱词云 其二

续诗愧无修绠力,意绪中断轲母织。掉头吟坐欲成寐,出吻悲鸣方愿息。

君诗爱梅笔不停,四叠阳关人未识。冰壶交映雪同调,秋水为神月争色。

君然未肯弟山矾,介如何必化松石。诗坛置韵百夷姓,敌垒收功剧孟得。

须君为梅作佳传,问事玄冥烦史墨。

古风一篇简徐德夫提刑

昌黎有名言,受恩异知已。


而况不识面,知心讵能面,


知心讵能几。浮云日多变,


交道冷如水。握手遽下石,


利害毫发比。人情易燥湿,


滟澦发九轨。终然风雨晦,


鸡鸣独无已。世变方下趋,


特立系君子。山谷未见坡,


气味已相似。希文非素交,


永叔甘远徙。敢谓世无人,


前修可专美。我昔闻君名,


恍如读青史。已乃知同时,


深心爱敬起。端平滥持衡,


荐贤职当尔。亟以闻九重,


夜半下一纸。雅志乐弦歌,


公车犹尼止。贤者固难进,


夺情辞诏旨。知贤未及用,


上印返田里。闲居事幽屏,


黜陟不到耳。宾朋有公言,


声徽振商祉。入则禆国论,


挺挺中流砥。出持皇华节,


光风泛桃李。从容五六载,


平进付常理。又闻交游间,


荣落保终始。不负杨临贺,


真见其人矣。夜梦加昼思,


仿佛眉宇紫。军将忽打门,


缄书照窗几。几檐屡开阖,


襟期顿清泚。有如峄阳桐,


知音发妙指。高情激孤笑,


新意偿宿喜。得一夔已足,


失百参何耻。老我岂私贺,


善类知有恃。看君广厦开,


大芘天下士。

再和雪韵

司冬已穷造父力,寒机堕指晓犹织。


长安贵人金屋娇,琉璃屏下方偃息。


穿窗入幕儿女笑,唤作杨花元不识。


明珠照乘月午夜,秋水连云天一色。


翻缟新诗出退之,撒盐戏语欺安石。


一寒最怜东郭士,履穿踵决行不得。


自喜犹为孔子徒,且学颜渊食炊墨。

竹下见兰

竹下幽香祗自知,孤高终近岁寒姿。


垂杨曼舞多娇态,倚赖东风得几时。

七月初五日城中大风雨

飓风超海撼官城,吹断银河彻晓倾。


瓦阵飞翻千鹄起,屐声旁午万蛙鸣。


骈肩重足人如醉,涌溜奔云气未平。


谁与笺天如帝律,毒龙斥去锁东瀛。

和林治中雪诗五首

儿嬉怨东搦文貔,怒眦张唇状崛奇。


图得形模规妇笑,绝怜冷落赋翁诗。


幕谈多暇堪娱目,喜色排寒为上眉。


颇念袁安正高卧,柮柴煨芋了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