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朱熹的诗集985条

诗送碧崖甘叔怀游庐阜兼简白鹿山长吴兄唐卿及诸耆旧三首 其三

遗君踪迹莽荆榛,曾把诗书为作新。今日总输吴季子,枕流漱石自由身。

云谷二十六咏 其二十一 漆园

旧闻南华仙,作吏漆园里。应悟见割忧,嗒然空隐几。

南乡子·落日照楼船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水调歌头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石子重兄示诗留别次韵为谢三首 其一

此道知君著意深,不嫌枯淡苦难禁。更须涵养钻研力,彊矫无忘此日心。

别陈讲师

几年劳梦想,今日慰登临。况入芝兰室,又闻金玉音。


与君连夜语,尽我一生心。此外成华发,无因得重寻。

训蒙绝句 勿忘勿助长

忘则无功助则私,不忘不助正斯时。是中体段须当察,便是鸢飞鱼跃机。

次清湍亭韵二首 其一

上下青山今白头,穿云入坞未能休。因君去觅仙洲路,却叹周南独滞留。

训蒙绝句 良知

孩提自幼良知发,此日心蒙尚未开。既壮蒙开趋物欲,良心反丧亦哀哉。

题霜杰集

先生人物魏晋间,题诗便欲倾天悭。向来无地识眉宇,今日天遣窥波澜。


平生尚友陶彭泽,未肯轻为折腰客。胸中合处不作难,霜下风姿自奇特。


小儒阅阀金匮书,不滞周南滞海隅。枌榆连阴一见晚,何当挽袖凌空虚。

百丈山记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之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云谷二十六咏 其十五 草庐

青山绕蓬庐,白云障幽户。卒岁聊自娱,时人莫留顾。

梵天观雨

持身乏古节,寸禄久栖迟。暂寄灵山寺,空吟招隐诗。


读书清磬外,看雨暮钟时。渐喜凉秋近,沧洲去有期。

仙洲新亭熹名以昼寒紫微张公为书其额判院刘丈乃出新句辄次高韵二首 其一

闻说藤萝外,神龙旧所蟠。擘开千丈峡,写尽一襟寒。


赏寄三杯酒,归投六尺竿。若无诗律好,清绝不成欢。

秋怀二首 其一

秋风吹庭户,客子怀故乡。矧此卧愁疾,徘徊守空房。


伫想涧谷居,林深惨悲凉。鹍鸡感萧辰,拊翼号风霜。


氛杂无留气,悄茜有馀芳。幸闻卫生要,招隐夙所臧。


终期谢世虑,矫翮兹山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