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苏轼的诗集2639条

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二首

酴醾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青蛟走玉骨,羽盖蒙珠幰。


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


凄凉吴宫阙,红粉埋故苑。


至今微月夜,笙箫来翠巘。


余妍入此花,千载尚清婉。


怪君呼不归,定为花所挽。


昨宵雷雨恶,花尽君应返。

用前韵再和许朝奉

高门元世旧,客路晚追游。


清绝闻诗语,疏通岂法流。


传家有衣钵,断狱尽春秋。


邂逅陪车马,寻芳谢朓洲。


凄凉望乡国,得句仲宣楼。


恨赋投湘水,悲歌祀柳州。


何如五字律,相与一樽留。


更约登尘外,归时月满舟。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其一

文武固天纵,钦明又日新。化民何止圣,妙物独称神。


政已三王上,言皆六籍醇。巍巍本无象,刻画愧孤臣。

江城子 别徐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

高田生黄埃,下田生苍耳。


苍耳亦已无,更问麦有几。


蛟龙睡足亦解惭,二麦枯时雨如洗。


不知雨従何处来,但闻吕梁百步声如雷。


试上城南望城北,际天菽粟青成堆。


饥火烧肠作牛吼,不知待得秋成否。


半年不雨坐龙慵,共怨天公不怨龙。


今朝一雨聊自赎,龙神社鬼各言功。


无功日盗太仓谷,嗟我与龙同此责。


劝农使者不汝容,因君作诗先自劾。

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

妙供来香积,珍烹具大官。


拣芽分雀舌,赐茗出龙团。


晓日云庵暖,春风浴殿寒。


聊将试道眼,莫作两般看。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 其七

蜀士李八百,穴居吴山阴。默坐但形语,从者纷如林。


其后有李宽,鸡鹄非同音。口耳固多伪,识真要在心。

雨中看牡丹三首 其二

明日雨当止,晨光在松枝。清寒入花骨,肃肃初自持。


午景发浓艳,一笑当及时。依然暮还敛,亦自惜幽姿。

李宪仲哀词(并叙)

同年友李君讳惇,字宪仲。


贤而有文,不幸早世,轼不及与之游也,而识其子廌有年矣。


廌自阳翟见余于南京,泣曰:吾祖母边、母马、前母张与君之丧,皆未葬,贫不敢以饥寒为戚,顾四丧未举,死不瞑目矣。


适会故人梁先吉老闻余当归耕阳羡,以绢十匹、丝百两为赆,辞之不可。


乃以遗存,曰:此亦仁人之馈也。


既又作诗,以告知君与廌者,庶几皆有以助之。


廌年二十五,其文晔然,气节不凡,此岂终穷者哉。


大梦行当觉,百年特未满。


遑哀已逝人,长眠寄孤馆。


念我同年生,意长日月短。


盐车困骐骥,烈火废圭瓚。


后生有奇骨,出语已精悍。


萧然野鹤姿,谁复识中散。


有生寓大块,死者谁不窾。


嗟君独久客,不识黄土暖。


推衣助孝子,一溉滋汤旱。


谁能脱左骖,大事不可缓。

和参寥

芥舟只合在坳堂,纸帐心期老孟光。


不道山人今忽去,晓猿啼处月茫茫。

送王竦朝散赴阙

我家衡山公,清而畏人知。


臧否不出口,默识如蓍龟。


擢子拱把中,云有骥aa35姿。


胡为三十载,尚作穷苦词。


丈夫不妄语,未效此何疑。


朅来清颍上,泪湿中郎诗。


怪我一年长,而作十年衰。


同时几人在,岂敢怨白髭。


愿言指松柏,永与霜雪期。


(伯父为衡州日,与君相知,有送行诗。


五郡

古观正依林麓断,居民来说水泉甘。


乱溪赴渭争趋北,飞鸟迎山不复南。


羽客衣冠朝上象,野人香火祝春蚕。


汝师岂解言符命,山鬼何知托老聃。


(观有明皇碑,言梦老子告以享国长久之意。

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

三年走吴越,踏遍千重山。


朝随白云去,暮与栖鸦还。


翩如得木狖,飞步谁能攀。


一为符竹累,坐老敲榜间。


此行亦何事,聊散腰脚顽。


浩荡城西南,乱山如玦环。


山下野人家,桑柘杂榛菅。


岁晏风日暖,人牛相对间。


薄雪不盖土,麦苗稀可删。


愿君发豪句,嘲诙破天悭。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

公退清闲如致仕,酒余欢适似还乡。


不妨更有安心病,卧看萦帘一炷香。


心有何求遣病安,年来古井不生澜。


只愁戏瓦闲童子,却作泠泠一水看。


小阁低窗卧晏温,了然非默亦非言。


维摩示病吾真病,谁识东坡不二门。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天所眷命

风卷云舒合两班,曈曈瑞日映天颜。


观书已获千秋镜,积德长为万岁山。


腊雪未消三务起,壬人不用五兵闲。


相逢父老争相贺,却笑华胥是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