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苏轼的诗集2639条

石芝(并叙)

元丰三年五月十一日癸酉,夜梦游何人家,开堂西门有小园古井,井上皆苍石,石上生紫藤如龙蛇,枝叶如赤箭。


主人言,此石芝也。


余率尔折食一枝,众皆惊笑,其味如鸡苏而甘,明日作此诗。


空堂明月清且新,幽人睡息来初匀。


了然非梦亦非觉,有人夜呼祁孔宾。


披衣相従到何许,朱栏碧井开琼户。


忽惊石上堆龙蛇,玉芝紫笋生无数。


锵然敲折青珊瑚,味如蜜藕和鸡苏。


主人相顾一抚掌,满堂坐客皆卢胡。


亦知洞府嘲轻脱,终胜嵇康羡王烈。


神山一合五百年,风吹石髓坚如铁。

种茶

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


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


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稚幼。


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


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


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


能忘流转苦,戢戢出鸟咮。


未任供臼磨,且可资摘嗅。


千团输大官,百饼衔私斗。


何如此一啜,有味出吾囿。

浣溪沙·半夜银山上积苏

半夜银山上积苏,朝来九陌带随车。涛江有渚一时无。
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冻吟谁伴捻髭须。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其二

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
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
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
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书林逋诗后

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


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妇皆冰玉。


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


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了然光可烛。


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


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肉。


平生高节已难继,将死微言犹可录。


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


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


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

次韵秦少章和钱蒙仲

碧畦黄陇稻如京,岁美人和易得情。


鉴里移舟天外思,地中鸣角古来声。


山围故国城空在,潮打西陵意未平。


二子有如双白鹭,隔江相照雪衣明。

点绛唇·闲倚胡床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听贤师琴

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


平生未识宫与角,但闻牛鸣盎中雉登木。


门前剥啄谁叩门,山僧未闲君勿嗔。


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従前筝笛耳。

绝句

春来濯濯江边柳,秋後离离湖上花。


不羡千金买歌舞,一篇珠玉是生涯。

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

走马探花花发未。人与化工俱不易。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

今日散幽忧,弹冠及新沐。


况闻万里孙,已报三日浴。


朋来四男子,大壮泰临复。


开书喜见面,未饮春生腹。


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


举家传吉梦,殊相惊凡目。


烂烂开眼电,硗硗峙头玉。


?李贺诗云:头玉硗硗眉宇翠,杜郎生得真男子。


?但令强筋骨,可以耕衍沃。


不须富文章,端解耗纸竹。


君归定何日,我计久已熟。


长留五车书,要使九子读。


?吾与子由共九孙男矣。


?箪瓢有内乐,轩冕无流瞩。


人言适似我,穷达已可卜。


早谋二顷田,莫待八州督。


?吾前后典八州。


?

次韵子由初到陈州二首 其一

道丧虽云久,吾犹及老成。如今各衰晚,那更治刑名。


懒惰便樗散,疏狂托圣明。阿奴须碌碌,门户要全生。

元修菜(并叙)

菜之美者,有吾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


元修云:使孔北海见,当复云吾家菜耶?因谓之元修菜。


余去乡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


元修适自蜀来,见余于黄,乃作是诗,使归致其子,而种之东坡之下云。


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


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


种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


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虫。


是时青裙女,采撷何匆匆。


烝之复湘之,香色蔚其饛。


点酒下盐豉,缕橙芼姜葱。


那知鸡与豚,但恐放箸空。


春尽苗叶老,耕翻烟雨丛。


润随甘泽化,暖作青泥融。


始终不我负,力与粪壤同。


我老忘家舍,楚音变儿童。


此物独妩媚,终年系余胸。


君归致其子,囊盛勿函封。


张骞移苜蓿,适用如葵菘。


马援载薏苡,罗生等蒿蓬。


悬知东坡下,塉卤化千钟。


长使齐安人,指此说两翁。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

我昔在田间,寒疱有珍烹。


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


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


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


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


勿语贵公子,従渠醉膻腥。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


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


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


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