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苏轼的诗集2639条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

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守岁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书临皋亭

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缭,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坌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

凌虚台记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日日出东门

日日出东门,步寻东城游。


城门抱关卒,笑我此何求。


我亦无所求,驾言写我忧。


意适忽忘返,路穷乃归休。


悬知百岁后,父老说故侯。


古来贤达人,此路谁不由。


百年寓华屋,千载归山丘。


何事羊公子,不肯过西州。

菩萨蛮(杭妓往苏迓新守)

玉童西迓浮丘伯。洞天冷落秋萧瑟。不用许飞琼。瑶台空月明。
清香凝夜宴。借与韦郎看。莫便向姑苏。扁舟下五湖。

南乡子·寒玉细凝肤

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冶叶倡条遍相识,净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年少即须臾。芳时偷得醉工夫。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

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背人偷盖小蓬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寒食雨二首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游径山

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镫相回旋。


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


精诚贯山石为裂,天女下试颜如莲。寒窗暖足来朴朔,夜钵咒水降蜿蜒。


雪眉老人朝叩门,愿为弟子长参禅。尔来废兴三百载,奔走吴会输金钱。


飞楼涌殿压山破,朝钟暮鼓惊龙眠。晴空仰见浮海蜃,落日下数投林鸢。


有生共处覆载内,扰扰膏火同烹煎。近来愈觉世路隘,每到宽处差安便。


嗟余老矣百事废,却寻旧学心茫然。问龙乞水归洗眼,欲看细字销残年。

浪淘沙·昨日出东城

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墙头红杏暗如倾。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东君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定风波·感旧

莫怪鸳鸯绣带长,腰轻不胜舞衣裳。薄幸只贪游冶去,何处,垂杨系马恣轻狂。
花谢絮飞春又尽,堪恨。断弦尘管伴啼妆。不信归来但自看,怕见,为郎憔悴却羞郎。

定风波·感旧

莫怪鸳鸯绣带长,腰轻不胜舞衣裳。薄幸只贪游冶去,何处,垂杨系马恣轻狂。


花谢絮飞春又尽,堪恨。断弦尘管伴啼妆。不信归来但自看,怕见,为郎憔悴却羞郎。

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